百姓们的心思,真的非常非常简单,他们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情结。
他们要的,不过是自己的家园,能有一个安安稳稳的家园就好。
没有哪个地方的百姓,是在能活下去的时候造反的。
如果能活得下去,谁会背井离乡?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血性之人。
在得知来的军队是益州老卒营以后,一个个很羞愤:“幽州的老少爷们们,人家益州的兵不远千里来帮咱们对付敌人,咱们就这么离开,然后等别人打完再回去吗?”
虽然这样的话,说出来的时候缺少理性。
益州的老卒也是大唐的兵,他们来到幽州是应该的,因为幽州也是大唐的一部分。
但是,人都是要脸的,而且古时候的人都有自己的乡土情结,觉得这是我的地方,我的地方要由‘我’来守护。
这不是用国家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是站在家的角度考虑。
百姓们有人说出来这句话,林浩就达到目的了。
为什么要唱风萧萧兮易水寒这样的诗词,诗词本身又不是什么好兆头?
因为这么做,可以让人心中的血性激发出来。
现在,效果很好!
至于结果是什么现在不重要,但心中慷慨悲歌的壮烈种子开始萌发,这就足够了。
幽州的人,好面子,尤其是一些青壮们,他们也好面子。
被人这么一说,觉得自己的故土让外面州城的人帮忙守护,的确有些被打脸。
他们不是不敢打,而是没有人带着他们打。
眼前的这些人,是希望吗?
这个时候,百姓们陆陆续续停下来,开始仔细的观察这支从遥远的益州赶来的军队。
精气神挺好,武器装备看着也很新、很干净,至于其他的暂时还看不出来,不过人也太少了点吧?
“这位军爷,你们这是来了多少人?”
因为益州老卒营比较好说话,人们胆子也逐渐大了些:“看着也就一千人吧?人这么少,怎么和敌人打?我听说来的蛮子可是漫山遍野啊!”
“八佰!”
老卒们说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故意高扬着声音,仿佛在炫耀:“就算满天下都是敌人又能如何?咱家都督说了,就算敌人有千万,该做的事还是得做!”
“幽州的父老乡亲被敌人侵袭,我们不能坐视不理!该杀还是要杀!”
另外一个老卒还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