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看样子是休息不好了,林浩刚好又想起来了要处理的事情,索性也不去休息,把分田给百姓的这件事说出来讨论讨论。
常任和苏烈都不是什么文官,他们是武将,但他们两个都是穷苦人出身,对于穷苦人的身份考虑事情,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林浩所提出的建设兵团建议。
把不符合或者战争中受伤的士兵,和愿意到建设兵团中一起分土地的百姓在一起,再用俘虏当成免费劳动力,编织成一只队伍,除了在工作中,或者在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中采取军事化管理外,其他的时候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而且林浩有足够的高产良种,让幽州建设兵团的百姓先一步富裕起来,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苏烈对此却颇有疑问:“都督,您分了田地,让每家每户都有地种,这样一来,大家都享受安居乐业,谁愿意背井离乡?”
“活不下去的,自然会背井离乡。”
林浩开口说道,“有野心的人,自然会背井离乡,大不了……我把训话好的俘虏编到建设兵团中,让他们免费干活,这一下集体的和向户部缴的税赋不都又回来了吗?是吧?前三年免赋税,我就不信有人不动心!”
人都是利益驱使的动物,没有人会拒绝利益,百姓对利益的追求更是不加掩饰。
留在家里好?
那你信不信,你们来了建设兵团,闲暇的时候可以自己盖房子?
留在家里好?
那你信不信,你们来了建设兵团,我可以让你们第一年就衣锦还乡?
留在家里好?
你信不信,来了建设兵团第一年后,你们就不再想着离开!
林浩对于人心的把控,向来非常自信,如今大唐还是被礼仪道德缚束着的年代,他们对于礼仪的追求还夹杂着一点儿的道德,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林浩来自礼崩乐坏、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他对信息的追求,还更多一些。
对付百姓,林浩是手到擒来。
建设兵团是一定要做的,林浩准备让他们出现,把幽州建设成半军事化的城堡,作为大唐的北大门,他们理应有守土之责。
苏烈对于林浩的计划半信半疑,但常任对苏烈的计划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林浩说什么都是对的。
既然林浩说要建设建设兵团,那就去建!
常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