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缴到长安,世家们还有办法从李世民的手里再扣点出来,不敢说全部抠出来,但能抠一些是一些,这样也可以弥补一下损失嘛。
但是,林浩一毛不交。
找李世民上奏,李世民却用‘朕答应过林浩,三年不征幽州任何收入。’
而且这一说法是在朝堂上讨论过,并且获得所有大臣同意的。
但同意的时候是在崔氏覆灭之前,现在再看当时的情况,一点都不一样啊。
去找李世民,李世民却说:“怎么,要让朕食言不成?”
皇帝金口一开,岂有再把话收回去的道理?就算想收回去,世家们也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啊。
想一想,只能吞下这枚苦果。
看样子李世民是铁定站在林浩这一边了!
世家们一个个恨的牙痒,觉得一定要找林浩的麻烦扳回一城,这样他们世家还能多多少少挣回来一些面子。
李世民却不在乎这些,至于世家们提醒的,小心林浩尾大不掉之类的话,李世民更没有放在心上。
他以前也担心林浩尾大不掉,会成为一个新的世家,但在和林浩接触过以后,李世民便打消了这一想法。
像林浩那样的咸鱼也能自己立起来一个世家?
呵呵!
这世家是不是也太廉价了些?
如果林浩和李世民之间真的决裂了,林浩所做的一切,李世民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其收下,因为林浩没有把他所获得的利益往自己口袋里装,一切都是大唐的。
包括林浩自己都表示过,他才不愿意管这么多事,他离开以后,可以轻而易举的赚到养老的钱,然后去养老。
越是如此,李世民越不想放过林浩。
这样的人才,放掉了就是对大唐的损失。
从朝堂回到书房,李世民一路上都在想林浩,想着怎么让林浩再多为大唐做点事。
嘿嘿……而且林浩还不知道他老李就是李世民,这样的成就感让李世民心里更加的舒服。
想什么来什么。
刚刚回到书房,刘安便从小黄门手中拿到了一份奏折,看到奏折的名字以后,刘安没有丝毫犹豫,赶紧呈给李世民。
开玩笑,幽州的奏折不赶紧呈给李世民,留在手里抱窝吗?
刘安非常清楚,李世民对幽州的情况是最为关注的,关于幽州的任何风吹草动,李世民都要在第一时间知道。
如今又是林浩的奏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