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第1页)

“噶尔钦陵如果没有两把刷子,他成不了吐蕃的元帅。”

“而且,吐蕃地形复杂,即便经过了专门的训练,也不见得能在占据天时地利的噶尔钦陵面前讨到便宜。”

常任这么说,李恪当然不服:“常将军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李靖将军的实力,我们自然可以信任。”

非常信任。

李恪的话,让常任无语。

我又没说不信任李靖,只是说的事实而已。

刚想辩驳,就被林浩打断:“行了,别说这些。”

“李靖怎么打,是李靖的事,东线战事,本都督决定。”

林浩瞥了眼李恪,没有刻意提及他监军的身份,但他如果觉得自己这么做不对,完全可以给李世民写奏折,林浩绝对不拦着。

林浩这么一说,李恪自然就不说话了,把话攒起来塞到肚子里。

李恪也没有现在就像李世民汇报的想法,一切等打完仗再说。

林浩继续和常任交谈:“老卒营的兵有些少,我再从选锋军中,调出一千多人,凑齐两千,找机会从城墙上吊到外面。”

两千人马,偷袭足够!

对常任,林浩是放一百个心的信任:“怎么打,是你的事,我会随时关注着你们的动静,只要你们做了,我就会立刻点齐兵马,去帮你们!”

“喏!”

林浩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常任心中倍感舒适,他用斩钉截铁的方式回报着林浩的信任:“请大都督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只是,这城墙的防御,我离开以后,谁来负责?”

林浩看了眼旁边的李恪:“他!”

“他?”

“我?”

常任和李恪听到林浩的话,都不由得愣住了。

林浩选择李恪?

要这么冒险吗?

常任还准备向林浩推荐个人选,没想到他直接选择了李恪。

为什么要选择李恪?

虽然身在边疆,但他们这里会有不少商人经过,常任对于长安城的事,知道的也不少。

李恪,不过是一个陪跑的皇子而已,未来又不可能成为皇帝。

如果李恪表现的太过出色,等接任李世民皇帝的下一任皇帝,看到李恪表现的这么出色,或许还会把林浩当成是敌人。

再说,李恪这么年轻,他能行吗?

不仅是常任怀疑,李恪自己都怀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