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整个码头项目进行融资,重点已经是深水港货运码头。
渔港码头变成次要,而且完成第二轮的融资之后,卫村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营权也会是引入的海运集团,海运集团可不会去关注渔港码头。
包括第一轮融资领投的深南市国资,以及跟投的市国资,都会将重点转向深水港货运码头。
渔港码头项目变成小透明。
也是因为渔港码头比较特殊,关乎到渔业的发展,划归为农业,不然的话都要分拆出去。
就算是不分拆,完成第二轮融资之后,也会进行公司改组,会以渔港码头为主体成为一家全新的子公司,渔港码头的运营也由这家子公司来运营,属于独立出去,只是不分家而已。
这样一来。
这家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将不会得到总公司任何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样,这家独立运营的子公司要是情况良好,就有资金来投建剩下的工程,一步步将整个渔港码头完善,最终建成规划的全貌。
想来要是最终引入华远海运集团,在谈判的最后时刻,他们也会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就算是华远海运集团不提出来这方面的要求,他们也会主动提出来,因为这个渔港码头的运营权必须是在他们手里,这个权力不容有失,也不允许失去,还是全权运营的那种,而不是并入到总公司里去整体运营,还是为了确保渔港码头健康有序的运转,并且根据他们的规划来发展,不容许出现任何的意外。
不过就算是需要独立运营获得资金再投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眼下也不用着急,因为这一期70亿元砸进去,整个渔港码头已经相对比较完善,处理大型渔港码头的规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能满足正常运营,不着急去扩大投建,也就是有些还待于完善,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来完善现下渔港码头就好。
总结起来就是不着急,过个三五年都问题不大,要是整体发展不快,过个八年都没有任何问题呢。
时间消逝。
鱼市散去。
忙完一阵,又开始忙活,准备出海。
主力还是卫二叔,这些工作都是由他负责。
不同以往的是。
这一次没有卫顺帮忙,因为卫顺也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哥…已经处理完了。”
卫顺现在负责的事情不少,也有他自己的事业要做,最麻烦的当属算账,一个超级大工程,那些细小的账目整理就足够让他头疼,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