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此处,李今越不由得叹了口气,她看向已经有些麻木的李世民,说道:“二凤陛下,在讲安史之乱前,我先给您介绍一下,您这位好曾孙,给您认的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好玄孙吧。”
听到这番话,李世民愤怒的瞪了一眼地上那个还在抖动的身影,随即缓缓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嗯。”
李今越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安禄山,根据《旧唐书》的记载,他应该是营州柳城人,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他出身胡族,还通晓六门外语,说实话,就这本事,就算不从军,去搞外交,那也是一把好手。可惜啊,人家志不在此。”
“其实,安禄山的身世也有点复杂,他是单亲家庭,亲爹是谁,史书上没个定论。但他母亲是突厥的一个巫师,姓阿史德。而安禄山呢,本名也不叫安禄山,叫轧禄山,突厥语里‘战斗’的意思。后来他妈改嫁给了一个叫安延偃的胡人,他才跟着继父姓,改名叫安禄山。”
“当然,也有记载说安禄山本来姓康。康姓是粟特昭武九姓之一,所以现在一般认为,安禄山应该是粟特人和突厥人的混血。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
“据考证,安禄山出生于武皇长安三年,长大后,他在边境的互市里当牙郎,也就是中间商。到了他三十岁那年,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觉得这中间商差价赚得不够多,他顺手偷了别人家一只羊,犯了事。由此,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李今越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就这件小事,却让李世民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谬。
那个差点颠覆大唐的元凶,他传奇一生的起点,竟然是……偷了一只羊?
李世民甚至感觉自己不是在听一段的历史,而是在听一个三流说书人编出来的荒诞故事。
“安禄山偷羊被抓后,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下令,要将他乱棍打死。眼看小命不保,这安禄山当即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句:‘公不欲灭两蕃邪,何杀我?’”
“张守珪一听,估计也是觉得这个小胖子有点意思,竟然一句话就戳中了自己的心事。于是便赦免了他的死罪,让他和一个叫史思明的人一起,当了捉生将,专门负责抓舌头。而这个史思明,就是安史之乱的另一位主角了。从这一刻起,搅乱大唐的两个元凶,便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此刻,李世民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如同暴雨前的天空。
而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