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茶馆的内部格局,将老街的韵味保留到了极致。
三个门市打通之后,整个空间显得极为宽敞通透。
地面是青灰色的水磨石,光洁得能映出人影。
店内摆放的都是厚实的方桌与长凳,一水儿的原木本色,桌角凳腿都打磨得圆润光滑。
墙上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挂着几幅精心装裱的老街黑白照片,诉说着梧桐街的岁月变迁。
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那个半米高的小舞台。
一张梨花木桌,一把太师椅。
桌上惊堂木、折扇、醒木一应俱全,透着一股子“有事儿您说话”的浓厚江湖气和生活气。
周六,清晨七点整。
天刚蒙蒙亮,梧桐老街的宁静就被一阵惊天动地的锣鼓声彻底撕碎。
“咚咚锵!咚咚咚锵!”
陆家茶馆门口,张大妈和林姨领着她们的“梧桐社区夕阳红腰鼓队”一字排开,成了整条街最炸裂的风景线。
十几位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大妈,个个身穿鲜艳的大红色队服,精神矍铄,腰间的红绸随着鼓点上下翻飞。
张大妈和林姨分站C位,手里的鼓槌舞出了残影,鼓点密集得堪比加特林开火,脸上洋溢的自豪像是在宣告:
这条街的开业庆典,我们承包了!
这阵仗,比陆家巷口和陆家酒馆开业时加起来还要生猛。
街坊邻居们早就被吸引了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个个伸长了脖子,看热闹不嫌事大。
“张大妈这腰力,比我们家那二十岁的小子还好!”
“你瞧林姨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上春晚呢!”
在一片堪比过年的喧闹声中,新任店长黄杨,穿着崭新的“路路”厨师服,手里举着一个大声公,站到了茶馆的台阶上。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在这种氛围里营造出一丝商业剪彩的庄重感。
“各位街坊邻里!各位父老乡亲!大家早上好!”
黄杨声音洪亮,通过大声公的加持,成功盖过了鼓点。
“今天,是我们陆家茶馆正式开业的大喜日子!”
“我代表老板陆明远,代表陆记膳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感谢大家……”
话还没说完,人群里就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喊声。
“黄杨小子!别整那些没用的!到底啥时候开饭啊!”
“我闻着香味腿都走不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