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陆明远的拍板,梧桐老街的另一头,叮叮当当的装修声为这条古老的街道注入了新的乐章。
103号和101号,两家原本略显陈旧的门市,此刻已经被脚手架和绿色的防护网包裹。
房东金宸每天乐呵呵地背着手过来溜达一圈,看着雏形初现的店铺,嘴巴就没合拢过。
以房入股,这买卖,划算!
赵燕青,这位曾经在陆家酒馆用面团捏出艺术品的雕塑系高材生,此刻正拿着一张设计图,站在街对面,如同一个挑剔的导演审视着自己的布景。
“老板,你看,主色调我用了奶油白和原木色,突出温暖和治愈感。”
“我们不做那种冷冰冰的网红风,我们要做的是能让人坐下来,忘记时间流逝的空间。”
赵燕青指着图纸,脸上是创作的狂热。
图纸上,店铺的门头是一个巨大的、融化了一半的奶油面包造型,上面点缀着几颗逼真的草莓和蓝莓。
橱窗设计得宽大明亮,能让人一眼就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甜品。
“梧桐时光记”,这五个字用一种手写的、略带童趣的字体镶嵌在“奶油面包”上,可爱又温馨。
陆明远点头:“你放手去做,预算不够就找王聪。”
赵燕青得到了最大的授权,干劲更足了,不仅亲自监工,还亲自面试了所有员工。
几天后,陆家酒馆的后厨,烘焙区。
这里原本是赵燕青施展才华的小天地,烤箱、打蛋器、发酵箱一应俱全,品质都是顶尖的。
此刻,这里却站着一排画风各异的新人。
“老板,人我给你带来了。”赵燕青说罢,侧身让出身后的团队。
陆明远扫了一眼。
好家伙,这都是从哪儿凑齐的卧龙凤雏。
一个女孩,染着一头粉色短发,唇上挂着唇环,穿着破洞牛仔裤和马丁靴。
怎么看都像是要去参加摇滚音乐节的,简历上写的却是“精通英式糖花”。
一个壮汉,身高一米九,胳膊比林深的腰还粗。
穿着黑色紧身背心,浑身肌肉虬结,表情严肃。
简历上写的却是“擅长制作戚风、海绵等各类松软系蛋糕体”。
还有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看起来像个程序员的小哥。
怀里抱着一本厚厚的《发酵学原理》,简历上写的是“面包狂热爱好者,对天然酵母有深入研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