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粮站惹事(第1页)

妇女们在地里采棉花,她们采摘是直接连同棉花壳子一起拽下来的,一篮子满了就倒到一旁铺了席子的地上,再有年纪大点的妇女带着半大的孩子将雪白的棉花从桃夹里拽出来放在一旁,同时还要将棉花上沾的碎叶子清除掉。

采摘棉花最好的时间就是早上,早上有露水,棉花叶子是软的。

要是大白天的摘,棉花叶子被晒的干干的,这玩意儿又容易碎,一碎就沾到了棉花上,看起来就脏兮兮的。

这样的棉花还要重新收拾,不然不符合上交的标准,就算用来做皮子,也显得脏兮兮的。

但棉花太多了,不可能全部都早上干,所以这个活儿看着不累,但很繁琐,也真的很考验人的耐心。

尤其是有时候钻出来的棉花虫,不小心捏住了软乎乎的,能吓人一激灵。

就算是干惯了农活的女子有一部分也是怕这种虫子的,小孩不怕,看到后还用东西装着,回去喂鸡。

尹春娇知道坐在那揪棉花更省事,但她怕棉花虫,所以宁愿去地里拽棉花。

虽然又热又晒,手也被吹破了,但已经是相对较轻松的活儿了。

没办法,既然要分家,她自己也得立起来。

她不想照顾老二一家,自然也不能让人家照顾她,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各过各的互不打扰。

快到午饭的时候,就有妇女嘀咕交粮的怎么还没回来。

按理说早上那么早就去了,应该差不多回来了吧。

其他人就道:“傍晚前能回来就算不错的了,我在娘家的时候有一年跟着去交粮,早上三点多去的,结果第二天傍晚才轮到我们。”

尹春娇也跟着父母去交过粮税,那时候都九十年代了,早就是承包责任制了。

那时候税少了一些,听父母说一亩要纳二十左右,但就那样,也要早早的去排队等着。

不管什么时代,种田的老百姓都是干的最苦吃的最差的那一拨人。

采完一天的棉花,尹春娇的手被棉桃夹上的尖锐硬壳戳了好几个地方,严重的都流血了。

没人会矫情的弄个创可贴或者打个破伤风什么的,最多也就是用口水抹抹接着干。

今天的晚饭是放学回来的周济怀煮的,多少水多少米都是请教过王秀秀的。

所以等尹春娇一回来,周济怀就邀功似的喊:“妈,晚饭我煮好了。”

尹春娇夸了一句,给周济怀高兴坏了,那恨不能再去煮一锅的样子,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