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为老二争取(第1页)

尹春娇白他:“你看不起谁呢?这年头还有什么是吃不完的?就我家老三,要是不限制,他一天就能给造了。再说了,真有那么多也是我凭自己的本事跟劳动换来的,别人眼红也只能憋着。”

周立国:“半斤行不行。”

“看给你抠搜的。”尹春娇:“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半斤就半斤,我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勉强答应的。”

喊一斤就是为了给他还价的,只要能给就行了。

周立国感觉自己被她给套路了,有点心塞,只绷着脸:“你可不要对外说。”

“我傻子啊。”尹春娇翻个白眼。

“我等下让人把黄豆送来,

“想做出豆腐还需要别的东西搭配,我让济民去买,回来你给报销。”

做豆腐在现代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手艺,一般都是母女婆媳之间手把手教的,不对外传,就算有人会,但在那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也没人愿意花钱去买石膏或者卤水来做豆腐。

而且周家坳的村民大部分在以前是以种植周家土地为生的,村子里的手艺人本来就少,大部分都是养在周家的。

后来土改,周家遣散了所有下人,包括那些手艺人。

十几年前的那一场的大饥荒,死了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跟幼年是最多的,这就导致很多手艺也就断层了,再加上一些逃荒来的在这边安家落户,所以整个周家坳,目前能做豆腐的还真找不出一个来,谁想吃了,也就去镇上的合作社买。

但也难买到,镇上的居民早就早早排队等着了。而且还要豆腐票,他们村也会发豆腐票,但很多穷的人家都拿去偷偷卖给城里人了,多少也能换个几毛钱买点盐。

面对提出“苛刻”要求的尹春娇,周立国考虑了下就答应了。

“我等下让人送来三十斤黄豆,你家就一口锅,要是来不及就去隔壁的蔡奶奶家,你来回跑一下,不然要供给全大队最少一家一斤豆腐,你得忙到二十七八。”

对此尹春娇没意见,“在人家家里做豆腐,也得表示表示吧。”

其实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点豆腐,其他的都可以交给别人。

工作量加大,那条件必然也要跟着上浮的,“要是两边做,那就要算上济民,也算一个工。”

周立国啧了一声:“你刚不是说济民是帮忙的吗,还给半斤豆腐呢,你怎么说话一会儿一个样啊?”

“我让老三帮忙跑腿,我家肯定出一个人,不占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