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收购价格翻倍!(第1页)

国营债券。

这是从70年代中期在嘉城县相当流行的一种债券形式。

一开始,国营债券只是国营工厂内部员工使用的一种债券。

在年底的时候,国营工厂就会给员工发放一部分债券。

员工拿着这些债券,就可以去各个供销社购买物品。

因为使用方便,所以国营债券慢慢流行起来了,很多人甚至觉得国营债券比钱还要好用。

在70年代,买东西是需要票据的,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

但是如果使用国营债券,那就免除了票据。

然而随着改开之后,国营债券的购买力就开始急速下降。

改开之后,做生意不再被限制,大家伙都能把自己的商品拿出去贩卖,于是陆陆续续的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

国营债券能够在各个国营商店之中流行,那是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

然而私人商店可不是一个单位的,所以他们渐渐不认可国营债券这个东西,国营债券这才慢慢开始被淘汰。

而且今年天时不好,大饥荒横扫全国。

粮食价格疯涨,国营债券也跟着一起通货膨胀。

粮食进一步减少,国营债券的购买力不断下跌,甚至现在十块钱的国营债券也买不到一斤粮食。

国营债券便从一开始大家都十分喜欢的一种交易方式,到现在根本没有人愿意接手。

恶性循环下来,现在的国营债券完全成为了一张废纸。

木材厂今年收益不好,所以没有钱发放给大家,他们便只能印刷大量的国营债券。

国营债券压根不被市场所接受,所以今年为啥伐木任务到了年底还差这么多,这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国营债券,没问题,我们青山公社的木材可以用它来结算。”

“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用国营债券进行结算的话,价格可要给高一点哦!”

面对人人避之如蛇蝎的国营债券,张伟竟然没有丝毫的考虑,直接点头就答应了下来。

“不是,张伟兄弟,你是不是没有听清楚啊,木材厂今年收购木头用的可是国营债券!”

“现在国营债券就跟废纸一样,甚至就连供销社自己都不认了。”

“就算木材厂给你的木材价格翻倍,你拿着这么多的废纸也没用了啊!”

王文远皱着眉头说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