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里县衙正堂那场精彩绝伦的“面试”落幕,喧嚣与庆贺渐渐平息。新野的夜,再次被寂静笼罩。然而,在我位于县衙后院、经过特殊改造、设有双重门禁的秘密书房内,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密谈,才刚刚开始。
这间书房不大,四壁皆是厚实的青砖,窗户也用特制的木板加固,从外面看毫不起眼,但内部的隔音和防御措施,却是石秀亲自带人督造,足以确保任何谈话不会外泄一丝一毫。烛火跳跃,映照着墙壁上悬挂的巨幅荆襄舆图,以及我和徐庶——不,现在,我可以称他为元直了——两人严肃而凝重的脸庞。
白天的戏码演得很成功,主公刘备、关张二位将军乃至简雍先生,都对“单福”的才学深信不疑,并委以重任。但那只是第一步,是“明修栈道”的一部分。现在,我们需要进行的,是“暗度陈仓”的核心规划。
我亲自为元直斟上一杯热茶,推到他面前。他接过茶杯,却没有立刻饮用,目光沉静地看着我,等待着我开口。
“元直,”我放下茶壶,声音低沉而郑重,“白日之言,虽是权宜,然亦有肺腑。但今夜此地,无有旁人,唯你我二人。有些话,我必须说在前面,也必须得到你的确认。”
徐庶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子明但讲无妨,庶洗耳恭听。”
“你今日之言,句句恳切,意在辅佐主公,匡扶汉室。此志,我亦敬佩。”我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但你我相交多年,知根知底。我陆昭虽亦尊奉主公仁德,然胸中所谋,并非仅仅止步于此。我今日邀你前来,所托付的,也不仅仅是辅佐主公刘备那么简单。”
我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他的反应。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只有一种了然和更加专注的神情。
“元直,我需要你明白,你首先效忠的,是我陆昭。其次,才是主公刘备。”我直截了当地挑明,“未来行事,我们将遵循双轨并行之策:明面上,你我倾力辅佐主公,助其在新野立足,图谋发展,成就其匡扶汉室之志;但暗地里,你需要配合我,为我个人的长远目标,积蓄力量,布局谋划。这其中,或有与主公当前利益不尽相同之处,甚至可能存在潜在冲突。元直,你能理解并接受吗?”
这番话,无异于剖心置腹,也是一次终极的考验。如果他有丝毫犹豫,或者对我的目标有所疑虑,那么我们之间的合作,就必须重新评估。
徐庶沉默了片刻,烛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跃。随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迎向我,语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