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公瑾疑虑,子敬斡旋(第1页)

鲁肃的奔走果然迅速且有效。

次日午后,我便再次被召至孙权的临时行辕帅帐。

这一次,帐内的气氛比昨日更加凝重,除了端坐主位的孙权和侍立一旁的周瑜、鲁肃外,竟再无旁人。

显然,这是一场仅限于核心决策圈的、针对我昨日“荆南之策”的闭门会议。

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在厚重的地毯上投下几道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一种无形的压力。

孙权面沉似水,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几,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我们三人。

周瑜则抱臂立于一侧,英俊的面容上覆盖着一层寒霜,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警惕和疑虑,

目光时不时地落在我身上,带着审视和探究。

唯有鲁肃,虽然神色依旧严肃,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份期待和镇定,

显然他已经将我的计策以及他的想法,向孙权和周瑜做了初步的沟通。

“子明,”

孙权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威严,

“子敬已将你昨日之策,详详细细说与孤及公瑾听了。

让刘备南取荆南四郡,以换取其不再觊觎南郡……嗯,想法倒是颇为新奇。”

他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用一种审慎的目光看着我,那目光仿佛要穿透我的皮囊,直视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意图。

我躬身一礼,语气平静地回答:

“启禀主公,此非昭一人之奇思,实乃权衡当前利弊,为维系联盟、共抗曹贼之不得已而为之策。”

“哼,说得轻巧!”

不等孙权再问,周瑜已经冷哼一声,踏前一步,目光如电般射向我,

“陆参军,你可知荆州四郡虽偏,然一旦落入刘备之手,意味着什么?”

他语气凌厉,带着强大的压迫感:

“刘备素有枭雄之姿,又得关、张、赵云之勇,孔明之智,

一旦让其在荆南站稳脚跟,招兵买马,收拢人心,不出数年,必成气候!

届时,他坐拥荆南,虎视江东,与我军仅隔一江,我江东岂非引狼入室,自留心腹之患?!”

周瑜的担忧,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这正是历史上他坚决反对“借荆州”给刘备的核心原因

——不信任刘备,并视其为潜在的巨大威胁。

“都督所虑,确有道理。”

我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先表示理解,缓和气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