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江东暗流,远谋汉中(第1页)

捷报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飞越长江,传回了江东。

当我通过玄镜台的秘密渠道,得知刘备军已尽收荆南四郡,并且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时,即便早有预料,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这速度,固然有赖于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关张赵等人的勇武以及荆南守将本身的离心,

但其中,玄镜台事先提供的情报,无疑也起到了穿针引线、锦上添花的作用。

至少,在针对韩玄、赵范等人的弱点进行分化瓦解时,孔明他们是得心应手的。

消息在江东引起的震动,比我想象中还要大。

最先收到的是来自鲁肃的密信,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既为盟友实力壮大、共同抗曹力量增强而欣慰,也隐隐流露出一丝对刘备扩张速度过快的忧虑。

而玄镜台安插在柴桑和吴郡各处的眼线,则传回了更直接、更生动的反应。

据说,都督府中,周瑜听闻消息后,沉默良久,

只是反复摩挲着腰间的佩剑,看向荆州方向的眼神,锐利如鹰隼,其中更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警惕。

对于这位雄心勃勃、视江东为禁脔的大都督而言,


刘备这只原本寄人篱下的“蛟龙”,如今在荆南得了云雨,无疑触动了他最敏感的神经。

他恐怕比任何人都清楚,名义上的“协防”,与实际上的割据一方,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他当初同意鲁肃的方案,恐怕更多是权宜之计,未曾料到刘备竟能如此快地站稳脚跟。

而吴侯孙权的态度,则更为耐人寻味。

玄镜台的密报中提到,孙权在收到捷报后,先是公开嘉奖了前线将士,并对刘备表示祝贺,肯定了联盟的胜利。

但私下里,却召集了张昭等重臣密议,言语间流露出对刘备势力膨胀的担忧,以及对南郡、襄阳等核心区域控制权的焦虑。

他既需要刘备这支力量来分担曹操的压力,又不希望刘备过度壮大,威胁到江东自身的利益。

这种矛盾心态,恰恰是我可以利用的缝隙。

我坐在临时的驻地书房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冷静地分析着玄镜台汇总来的各方情报。

很好。

刘备在荆南站稳脚跟,这在意料之中,也符合我的预期。

这不仅意味着孙刘联盟在表面上因为共同的敌人而更加稳固,

更重要的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