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幽谷传雅韵,情深续弦歌(第1页)

自公安往南,沿着一条并不显眼的支流逆水而上,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

竟是一处与世隔绝般的幽静山谷。

谷中清溪潺潺,良田数顷,几处错落有致的屋舍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宁静而祥和。

这里,便是我为蔡琰精心挑选并由玄镜台秘密布防的“崇文馆”所在地。

选择此地,费了不少心思。

它既要足够隐蔽,远离尘嚣与战火,又要环境清幽,适宜潜心治学;

同时,水路交通又不能完全断绝,便于我暗中传递消息和物资,以及……偶尔的探望。

玄镜台的人在这里下了大力气,不仅清除了可能存在的威胁,

还在外围设立了多道明暗哨卡,确保谷内的绝对安全。

谷中的农户也经过了细致的甄别,都是些淳朴可靠、与世无争的山民,

由玄镜台给予优厚的补偿,让他们守口如瓶,并提供日常所需。

我到的时候,正是午后阳光最好的时分。

谷口负责警戒的玄镜台卫士验明我的身份后,无声地退开。

我没有惊动任何人,悄然沿着溪边的小径往里走。

远远地,便听到一阵清朗的读书声,夹杂着一个温婉柔和的女声,正在讲解着什么。

那声音,如同空谷中的清泉,洗涤着一路风尘带来的疲惫与焦虑,让我的心瞬间沉静下来。

是文姬的声音。

我放轻脚步,绕到一处学堂的窗外。

窗户是新开的,宽大明亮,糊着上好的高丽纸。

窗内,十几名年岁不一的孩童和少年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听着。

他们大多是玄镜台从战乱中收容的孤儿,或是那些可靠山民的孩子,资质各异,但眼神中都透着对知识的渴望。

而站在他们面前的,正是蔡琰。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青色长裙,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未施粉黛的脸上,带着一种专注而柔和的光辉。

比起初遇时洛阳牡丹般的娇艳,或是黄河渡口惊魂未定时的脆弱,

此刻的她,少了几分不谙世事的纯真,也褪去了颠沛流离的哀愁,多了一种饱经风霜后的沉静与坚韧。

她手持一卷书简,正耐心地讲解着《诗经》中的篇章,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学子的耳中。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让她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