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绿水有点黑(第1页)

搞定了基层那只嗡嗡作响的“苍蝇”,周阳感觉自己亲手搭建的这座城市模型,最后一块模糊的拼图也被擦拭干净了。

产业是骨架,民生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安全是铠甲,金融是血脉,基层治理是神经网络。

现在,这座名为“临海”的城市,在他眼中,前所未有的清晰、通透。

“市长,这是咱们市上个月的空气质量报告,优良天数占比98%,在全省沿海城市里排第一!”

林小雨像只报喜的翠鸟,脚步轻盈地送来一份文件。

“还有,安澜街道那边,新的社区服务中心已经投入使用了,居民满意度调查表都快把咱们办公室淹了!大家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贴心、这么高效的政府。”

周阳正靠在老板椅上,闭着眼睛,享受着暴风雨后难得的宁静。

系统仓库里那套【基层治理精细化工具箱】,已经被他融会贯通。现在,他甚至能通过辖区内水电煤气的使用波动,来判断哪一户可能有独居老人需要关怀。

听到林小雨的汇报,他缓缓睁开眼,脸上是熟悉的古井无波。

“知道了,让同志们不要骄傲,把服务做扎实,才是长久之计。”

心里却在默默盘算。

城市的基本盘,算是稳住了。但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能光看外表光鲜,还得看内脏干不干净。

临海市作为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经济腾飞的背后,是无数高耸的烟囱和日夜不息的生产线。

这光鲜的外衣底下,有没有藏着什么看不见的“病灶”?

“小雨,你帮我把市环保局的刘局长请过来,就说我有些关于我们市工业污染治理的问题,想向他了解一下。”

“好的市长。”

……

一小时后,市环保局局长刘建国,一路小跑地进了周阳的办公室。

刘建国五十出头,身材微胖,头发稀疏,脸上总是挂着一副谨小慎微的笑容。

“周市长!您找我!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刘建国一进门,就点头哈腰,姿态放得极低。

周阳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提醒他,再跑快点,头顶那几根顽强的头发可能就要离家出走了。

“刘局长,坐。”周阳指了指沙发,“今天请你来,是想聊聊我们市的环保压力问题。”

“环保?”刘建国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谦卑,但眼神里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他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