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我看是‘找茬挑刺’(第1页)

市政府小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

长条会议桌的一侧,坐着三位头发花白的老干部,他们是市委组织部部长赵景德亲自挑选的“考察组”,刚刚结束了对周阳分管领域为期一周的“传帮带”。

为首的,是原市人大副主任,退二线的老领导,刘振山。

此刻,他正慢悠悠地翻着手里的笔记本,清了清嗓子,对着主位上的市委书记高远山和组织部长赵景德说道:

“高书记,景德部长,这一周,我们三个老家伙,跟着周阳同志跑了不少地方。总的来说嘛,这个年轻人,有冲劲,有活力,这是优点。”

话头起得很高,但紧接着就是一个熟悉的转折。

“但是嘛,年轻人,有时候想问题还是简单了点。比如在推进临港工业区的环保改造项目上,他跟企业谈,直接就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三个月内必须完成设备升级,不然就断电停产。这个方法,太急了,不给企业缓冲的时间,容易激化矛盾嘛。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

旁边另一位退休的老局长也跟着附和:

“是啊,还有寰宇能源那个项目,周阳同志大包大揽,给了对方那么多优惠政策。我们看了都心惊肉跳。‘零地价’,税收全返还,这几乎是把家底都送出去了。万一项目后续出了问题,这个责任谁来担?考虑得不够周全,风险意识有待提高啊。”

赵景德听着,脸上不动声色,但眼角的余光却瞥向了周阳。

在他看来,这都是预料之中的结果。

年轻人嘛,做事急功近利,手段粗糙,经不起老同志用放大镜看。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准备等老同志们说完,就顺势来个总结陈词,把“周阳尚需磨练”的调子彻底定下来。

高远山书记面无表情,只是静静地听着,目光偶尔落在周阳身上。

只见周阳非但没有半点紧张或者不满,反而听得十分认真,甚至还拿着笔,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

那份从容淡定,让赵景德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

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终于,三位老干部发言完毕,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赵景德放下茶杯,正要开口。

周阳却抢先一步,站了起来,先是对着三位老领导微微鞠躬。

“感谢刘主任和两位老局长一周来的辛苦指导,你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宝贵,让我受益匪-浅。”

姿态放得很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