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带着参观团来到了一面墙前,墙上挂着密密麻麻的锦旗。
“这些锦旗都是群众自发送来的。”李萍指着其中一面,“您看这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办事,心系百姓'。送锦旗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她的退休手续办了三年都没办成,到我们这里两个小时就解决了。”
“老奶奶当时抱着工作人员的手,眼泪都下来了。”李萍的声音有些动容,“她说,终于遇到了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人。”
参观团里有几个人的眼圈都红了。
“李部长,这些故事很感人。”一个年轻的女干部说道,“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钻牛角尖的群众,态度很难保持。”
李萍笑了:“您说得很实在。我以前也有这样的想法。”
她走到一个空的咨询台前:“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前段时间,来了一个中年男子,要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材料不全,按规定不能办理。但他情绪很激动,说是要给生病的孩子筹医药费,急着卖房子。”
“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补充材料,他就开始骂人,说我们故意刁难,不为老百姓着想。”
参观团里有人点头,显然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这种情况,以前我们的做法是严格按规定办事,不合规就是不合规。”李萍说道,“但现在不一样了。”
“工作人员没有和他争吵,而是耐心地问清楚他的具体情况,主动帮他联系相关部门,协调特事特办。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最终帮他解决了问题。”
“结果呢?”有人问道。
“这个男子后来专门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李萍指着墙上的一面锦旗,“他还对工作人员说,以前对政府有误解,现在才知道真的有为民服务的好干部。”
“换位思考。”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干部总结道,“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
“对!”李萍点点头,“这就是服务理念的改变。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为民服务的公仆。”
参观团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业务办理区。这里的场景让大家印象深刻:工作人员起身迎接每一个前来办事的群众,主动询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耐心解释办理流程。
“请问这些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吗?”一个参观者问道。
“当然。”李萍说道,“但培训的重点不是技能,而是心态。”
“我们请了一些老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