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育改革的雷霆风暴之后,周阳提出的“新三馆”建设计划,又一次在临海市的干部和市民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一时间,周阳这位年轻的副市长,俨然成了临海市最炙手可热的“金字招牌”。
市民们觉得,这位周市长,是真正在为老百姓办实事。
干部们觉得,这位周市长,不光有手腕,更有格局,跟着他干,有前途。
“市长,这是宣传部那边刚送来的舆情简报。”
林小雨抱着平板电脑,像只快活的百灵鸟,飞进了办公室。
“网上对咱们‘新三馆’计划的支持率,超过了98%!好多外地网友都说,羡慕临海市民,有您这么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市长!”
周阳正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享受着暴风雨间隙难得的平静。
听到这话,他缓缓睁开眼,端起了手边的茶杯。
【未来教育之城全景规划图】和【全球顶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已经静静地躺在他的系统仓库里,散发着知识的芬芳。
这种感觉,就像玩一个城市建设类游戏,你不仅有了无限金钱的秘籍,还直接解锁了最高级的科技树。
无敌,是多么寂寞。
“行了,别给我灌迷魂汤了。”周阳呷了口茶,淡淡说道,“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嘴上说着不要,心里却很诚实地点了点头。
不错,市民的满意度,就是系统积分最好的催化剂。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临海市沙盘前。
产业是骨架,民生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现在,骨架日益强壮,血肉逐渐丰满,灵魂也开始注入。
但总感觉,还缺点什么。
缺一个能把骨架、血肉和灵魂高效连接起来的……中枢。
“小雨,你觉得,一个城市,怎么样才算‘活’的?”周阳突然问道。
“活的?”林小雨眨了眨大眼睛,这个问题有点超纲。
她想了想,试探着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灯火通明?”
“那是表象。”周阳摇了摇头,手指在沙盘上空划过,“一个真正‘活’的城市,应该有感觉,会思考,能自我调节。”
“交通堵了,红绿灯会自动优化;老人走失了,天眼系统能第一时间锁定;企业想办事,数据会自己跑路,人不用跑腿。”
林小雨听得眼睛越来越亮:“市长,您是说……智慧城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