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
纵身钻入了云霄,望向荆棘岭方向。
眸中一缕神光闪烁,穿透无尽云霞,只见岭中一处清幽僻静的道场,六位木灵之属的妖族正与唐僧相对而坐,品茗论道。
“这倒是稀奇。”六耳猕猴眉头微挑,暗自嘀咕道:“妖怪不急着吃唐僧肉,反倒开起诗会来了。”
他按下云头,化作一阵清风潜入林中。藏匿于一旁徐徐看去,只见那六妖皆是老者模样,或拄藤杖,或持拂尘,个个仙风道骨。其中一位青袍老者正朗声吟道:“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清更新。”
唐僧闻言,不禁拍手称赞:“好诗!好诗!”
他虽是佛门弟子,但一身学识却也并不比人间状元差上半分。
毕竟,佛经可并非只能修佛,更能明悟天地至理,充斥自身学识。
六耳猕猴眉头微皱,这与他预想的场景大相径庭。按佛门的计划,此处应该是一场应劫之难才对,他需及时现身相救,以显劫难之名。可眼下这般和谐景象,倒叫他不知如何是好。
正踌躇间,忽闻一阵清越琴声。六耳猕猴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杏黄衣裙的女子款款起身,手抱古琴,眉目如画。她向众人盈盈一拜,轻启朱唇:“诸位道兄与圣僧论道多时,小女子献丑一曲,权当助兴。”
唐僧抬眼望去,但见那女子生得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斜軃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
总之用一个字形容,“润”就完了。
唐僧心头一跳,连忙诵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而那杏仙却已随着乐声翩然起舞,她舞姿轻盈如燕,衣袂飘飘似云,时而回眸一笑,时而低眉含羞,看得唐僧目光飘忽不定,心神不禁泛起一抹涟漪。
“圣僧觉得妾身舞姿如何?”一曲终了,杏仙停在唐僧面前,眼波流转。
唐僧慌忙躲闪,合手一礼:“阿弥陀佛,女施主舞姿曼妙,只是贫僧乃出家之人,不便...相看。“
“圣僧何必拘礼?”杏仙轻笑,“此地远离尘嚣,何不放开心怀,与诸位仙长共赏风月?”
一旁松树精抚须笑道:“正是。圣僧西行取经,一路艰辛,今日难得清闲,不如留下与我等做个诗友,岂不快哉?”
唐僧面露难色,却又被六仙热情相邀,一时间不禁心猿意动。但念到取经重任,又不得不强装镇定道:“几位道长学识渊博,女施主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