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胡大老爷眼中,这番推论却是再正确不过。
想想初代英吉利在欧洲及其殖民地所作所为,不就是玩弄平衡、四处搅局吗?
但若大明出手,定能玩得更为出色。
想当初,英吉利最强盛时,也不过海军独步天下。
若大明取而代之,哼,不仅海军,大明的实力只会更加惊人!
毕竟,历经千年战火,大明在军事上的专业程度无人能及。
数十万人的大战屡见不鲜,万人长途奔袭更是家常便饭,经验之丰富,无人能敌。
而欧洲大陆上那些几百上千人的小规模战斗,在大明看来,恐怕也就州府级别的水准。
再说权谋与搅局,春秋战国时的纵横家早已将此研究透彻。
自汉代班超至大唐王玄策,中原的外交使节在异国眼中,皆是文武兼备之人。
他们言辞犀利,更能在转瞬之间,借邻国之力,将对手消灭。
至于挑拨离间、声东击西等计谋,在大明官场早已司空见惯。
口蜜腹剑,更是大明官员的基本技能。
若真要殖民,大明的条件远胜于英吉利。
这番话让朱元璋听得热血沸腾。
只因胡大老爷言之有理,有据可查,绝非信口雌黄。
老朱细想胡大老爷的话,深感其言之有理。
“陛下,周边这些番邦小国,着实贫瘠!”
“谁让他们与咱为邻呢。”
“中原强盛时,便去敲打他们,他们能发展起来才怪。”
“但欧洲截然不同。”
“那地和平千年,且那帮人擅经商、藏富、享乐。”
“不去捞一把,岂不可惜?”
朱元璋闻言,不自觉地掏出胡大老爷献上的羊皮纸。
望着图上广袤的欧洲,老朱不禁咽了口水,心生贪念。
然而,他也明白,那地太过遥远,只能暂且记下。
待准备充足,再去不迟。
见老朱有所松动,胡大老爷满意点头,随即告辞。
他话已至此,算是尽力。
大明若将欧洲变为殖民地,还能率先进入工业,那才叫奇怪。
若在封建时期,大明无疑无敌。
胡大老爷离开后,老朱悄悄增派五千余人出海。
他调集舰船,携丝绸瓷器,只求换取金银珠宝。
人员船只,皆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