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国之栋梁,朝廷肱骨(第1页)

“道衍!”

“此事,你即刻着手筹谋吧。”

“切记,计谋阴狠无妨,无论是陛下还是本官,皆不介意。”

“我们只看重结果,你动作越大,陛下和我越是高兴。”

“目前,颖国公的首支海贸船队尚未归航。”

“待他归来,我会安排你与他深入交流。”

“届时,你既有原定计划为基础,又有颖国公的引荐,策略定能更上一层楼。”

“不过,此刻你可以先做些预备工作。”

“尽管放手去做,这是番邦外交司的大印,我直接交予你,人员调配随你心意。”

言罢,胡大老爷真的将新衙门的主印递给了道衍。

此举极大激发了道衍的斗志。

正所谓为赏识之人赴汤蹈火!

胡大老爷已如此支持,接下来就看道衍的表现了。

番邦外交司事务初启,胡大老爷便再次放手。

道衍和尚虽智谋超群,也被胡大老爷激励得勇往直前。

手握胡大老爷官印的他,权势滔天,毫无阻碍。

加之新司人员皆经过精挑细选,深知胡大老爷的背景,无人敢有二心。


道衍和尚因此倍感畅快。

这种指挥若定、团队齐心之感,令他极度兴奋。

两年的编书生涯压抑的野心与欲望,此刻终于爆发。

然而,掌握大权、迅速行动的道衍和尚,却不知胡大老爷早有后着。

对于名义上由自己组建的部门,最关键的人事与财务决策权,实际上并不依赖于那枚官印,

而是取决于胡大老爷的私人印章!

胡大老爷早已声明,日常事务可依照官印处理,

但涉及人员任免、调动、奖惩及大额资金支出,若无他的私印确认,即便是皇帝朱元璋亲临,也无法调动分毫。

这不过是胡大老爷多年官场生涯中的一点心得。

毕竟,身居高位,获取最多利益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关键时刻需首当其冲,承担风险。

然而,胡大老爷深知,主动承担风险与被动承受下属暗中转嫁的麻烦,有着天壤之别。

因此,为避免此类不快之事,他紧握财权,而将事务管理权放手。

道衍和尚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并且十分乐意。

对于他这种心思细腻、头脑灵活的智者而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