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第1页)

胡惟庸双手一摊,语气颇为无奈。

"定这么低的底线,动辄就要人性命,让人怎么办?"

"谁愿意送死?"

"除了欺上瞒下、孤注一掷,还能如何?"

"六十两与万两同罪,陛下这规矩定得妥当吗?"

朱元璋听得面红耳赤,却无言以对。

胡惟庸继续剖析:

"若要震慑贪腐,单纯杀戮收效甚微。"

"人死如灯灭,过眼即忘。"

"不如换个思路——"

"贪污六十两者,降职罚俸,五年不得晋升。"

"百两者革除官职,永不录用。"

"千两者削去功名,子孙两代禁考。"

"过千两者处死,并追加上述惩处!"

"这样既能让百姓亲眼见证下场,"

"也能让子孙铭记教训。"

"岂不比单纯更有效?"

"更何况,给误入歧途者留条生路,"

"他们经此震慑,反而会更尽心办事。"

朱标在一旁频频颔首,眼中闪烁着欣喜。

显然在他看来,胡惟庸的提议比父皇的严刑峻法高明太多。

胡大老爷提出的"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主张,与朱太子的施政思想颇为契合。

然而朱元璋却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面前二人。

"这...这..."

"简直胡闹!"

"领着朝廷俸禄,不为百姓办事,反倒振振有词?"

胡大老爷摇头叹息:"陛下先前的手段,可曾见效?"

"能震慑几人?"

"对那些官吏而言,被杀之人不过是邸报上的冰冷数字,与他们何干?"

胡大老爷坦然摊手:

"臣胡惟庸,论官阶资历,已至人臣之巅。"

"可如今呢?"

"只求赋闲度日。"

"一则这些年勾心斗角实在疲惫,"

"二则...真怕哪天做着做着人就没了。"

"连我都有此忧虑,何况他人?"

"终日提心吊胆,如何安心办差?"

这番肺腑之言令朱元璋哑口无言。

连位极人臣的胡大老爷都惶惶不安,寻常官员岂能不惧?

这已非生计问题,而是性命攸关!

朱元璋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