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这怎么可能(第1页)

“眼见孩子慢慢长大,恰逢广州盛行炒银货,陈振邦与李志达商议要赚人生头桶金,改善生活。

但两人对未来发展看法不一,陈振邦回乡开绸庄,李志达则大胆创业,在广州开了首家荣宝斋银号。”

“事业刚起步,战乱爆发,百姓流离失所,生意艰难。

为避战火,李志达全家迁澳门,留在乡下的陈家日子困苦,你那时才十二岁,小学刚毕业。”

“陈振邦不愿儿子随家人颠沛流离,凑足盘缠并写信,把你送往澳门投靠李志达,希望老友念旧情照应。”

“李志达为人实在,兑现承诺,安排你在银号当学徒。

你聪明机灵,又有经商头脑,从不记恨让他做学徒之事,反而干劲十足。”

“一次偶然,你去码头接亲友时,遇南洋商人询问换汇处,你主动推荐荣宝斋并促成交易。

岳父因此对你另眼相看。”

“自此,李志达让你专做码头生意,也是试探你能力。

你没辜负期望,码头揽客做得出色。”

“尽管如此,你依旧只是穷小子,李志达富甲一方,即便无娃娃亲,他也承诺等你十八岁就把女儿嫁你。”

“十八岁那年你迎娶李玉华,任荣宝斋总管。

婚后有人传言你懒散,每日在外游荡,不少伙计向李志达告状,但他不予理会,坚信你的为人。”

“其实你并非闲逛,而是考察其他金铺为新分号积累经验。

最终选定中环皇后大道开店,装修、经营亲力亲为。

在你努力下,分号生意兴隆,后又在九龙和铜锣湾开设分号。”

“十年后,另一股东年迈欲转让股份,李志达三子无意接手,也想转给你,都被你婉拒。

你认为荣宝斋是岳父心血,更感岳父看重自己,怎可据为己有?”

“李志达看在眼里,认定你是 ** 。

虽再推辞,你也正式接过荣宝斋。

岳父退位后,属于你的时代到来,多年来你将荣宝斋推向全球。”

陈振邦听完,额上冷汗直冒,心中波涛汹涌。

关于自己早年的经历,有许多事都是个人隐私,过去很少对外人提及(80年代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才透露)。

令狐川竟然对那些事情了解得如此详尽,实在令人感到不安。

萧长风此次前来送礼致歉,并非单纯地低头认错,也是想试探令狐川的实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