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做就做,秦峰再次采用老办法,将一封匿名举报信寄往重案组,'O'的信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高层的高度关注。
"同样的匿名风格与书写方式,还是那个神秘的举报者!这一次,揭露了'O'的真实身份:35岁,日本籍南方出生,原名小野,是尖沙咀一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
重案组召开高层会议,昏暗的放映室内,林署长神情凝重地指向放大后的匿名举报信。
下方专注聆听的,全都是肩戴徽章的资深成员,包括骠叔、洪爷、陈祥,以及刚立功的陈家驹。
最引人注目的是国际刑警代表李锦富,他一贯严肃,鲜少表露情绪,但此刻却流露出激动之色。
托尔和O作为全球知名的罪犯,作案累累,早已成为国际刑警的心头大患,而李锦富追踪多年未果,几乎陷入执念。
托尔被捕后,他立即返回港岛,如今又收到关于“O”
的重要情报,怎能不兴奋?
多年来的心愿即将达成,仿佛天上掉馅饼。
更重要的是,举报信上的信息与他掌握的诸多细节吻合。
林署长关掉投影仪开灯,总结发言:“这封匿名信提供了准确的地址和时间——今晚七点,一帆贸易公司对面居民楼的5至8层,正是O的藏身之处。”
被称为“夺命剪刀脚”
的某位成员托着下巴感叹:“情报相当精准,连抓捕时间和地点都标明了。
但举报信的来源仍未能查明吗?”
林署长苦笑着摇头:“这匿名信来得极为神秘,似乎凭空出现在巡逻警员身上,连当事人也没察觉,同行者也毫无记忆。
显然对方反侦查能力极强,最终通过电话提供线索才找到信件。”
众人面面相觑,这种神出鬼没的手法令人防不胜防。
圆滑的骠叔深知局长的顾虑,立刻补充道:“局长,我认为举报人如此大费周章地隐藏身份,是为了躲避**及关联组织的追查。
贸然行动可能适得其反。”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我建议对外宣称抓获了某组织的内线,此人为了减刑转为污点证人,从而提供了重要情报。
这样既能保护证人,又能转移对方注意力。”
“您怎么看?”
局长听后满意地点点头。
的确,依靠这位神秘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他们迅速重创了对手,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