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家(第1页)

三人脚步缓慢,丝毫没有最初听到姬砚卿要见他们的那份兴奋。

相较于这三人,其他一些人可不这么想。

毕竟他们三人也算曾经家中钱粮不缺的存在,而有些可不这么想。

他们的身份是百姓,家中薄田两三亩,七八口人,靠着这片薄田刨食。

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成还好,总过是交完税还能剩下一些,可若是遇到灾年,田里产不出更多的粮食,他们就要饿肚子!

田万支,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了。

他是卫国人,祖上也是农户,他的阿爷是祖父与他亲祖母所生,后来因生自己姑姑难产而死。

祖父不到一年,又另娶了同村的一个寡妇,那寡妇又生了三个叔叔,因此,阿爷便成了半个的顶梁柱。

姑姑长大十六岁,便被寡妇以二两银子卖给了一个死了三个老婆的屠夫,那寡妇害怕阿爷抢夺那二两银子的家产,于是怂恿祖父给阿爷娶个妻子,再把其分出去,毕竟家口也大了。

祖父因此也同意了,寡妇对这事情也是上心,给了媒人一斗是个铜币,媒人便将出了名的说给了阿爷,在寡妇的撮合下,阿母是被而斗谷子换了来。

自阿母过门后,祖父就将父亲与阿母分了出去,只给我三亩薄田,甚至是连双碗筷都没有。

父亲带着阿母在地头搭建了一个临时的草棚,后来就有了他们兄弟三人。

人人都说阿母是个,在他眼中,阿母不但不傻,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她能很好的分配好那三亩薄田的产出,也能很好的将阿爷打猎所得的铜钱规划好,以至于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清贫,却一个也没有用饿死。

后来他还有小妹出生了,整个地方遭了蝗灾,家中有存粮,就算勒紧裤腰带,却也只够吃半个月的。

而那些存下来的钱财,本来够买十天的粮食,不知道寡妇怎么知道的,以孝敬祖父的名义抢了去。

村里人都活不下去了,有能力的开始往外乡逃亡。

而他们家,是没有能力逃亡了,有些没有能力逃亡的人家,都在盛传,哪里有两脚羊。

他饿得发昏,偷偷跟上去,原来他们是捡了饿死的人。

他害怕地跑回家,看到五岁的小妹,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作为家中长子,我心疼小妹,但让他见两只羊,他做不到!

于是他割了自己两个大腿上的肉,煮了一锅汤,喂给了小妹,将剩下的肉骗阿爷和阿母说自己是山上打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