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痛下决心(第1页)

郭荣听到这话后,脑海之中不由的浮现出一个身影来,而王朴看着郭荣的神情,也不再打哑谜,就直接说道:“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和弘文馆学士杨骏!”

郭荣朗声一笑,眉宇间尽显豁达之意,缓缓言道:“高平之战,赵匡胤以一旅之众,仅两千铁骑,自右翼如猛虎下山般突阵而出,那份英勇无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至于杨骏嘛……”

他微微一顿,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这等刀光剑影、铁马金戈之事,于他而言,怕是不大相宜吧?”

王朴抚须轻笑,目光里带着几分洞悉:“陛下此言差矣。若说赵匡胤是战场上劈荆斩棘的利刃,那杨骏便是护住这利刃不折、让其锋芒更盛的刀鞘与刀柄。”

他上前一步,声音沉稳:“高平之战,张元徽冲阵时,若非杨骏在天井关死死守住粮道,让前线将士无断炊之忧,陛下纵有赵匡胤之勇,怕也难撑到刘词援军抵达。那万余溃兵若不是被他用钝箭拦下,一旦哗变,后方乱则前线必溃——此等临危定乱的功夫,不比冲锋陷阵轻松。”

王朴顿了顿,又道:“再说了,枢密副使王延嗣可是在百步之外,被杨骏一箭射杀,而且追杀北汉溃兵的人马乃是杨骏在清丰时所练兵马,单从这一点上,臣以为,杨骏似乎更为合适!”

王朴的话让郭荣陷入深思之中,旋即他不由的浅笑一声道:“哈哈,朕让你推荐人选,你刚开始还推荐他们二人,怎么到最后竟成了给杨骏请功了呢?”

“陛下,臣真的是举贤不避亲,此番高平之战,大周禁军将士:将不用命、士不能战,若不整顿,假以时日,后果不堪设想啊!”

郭荣点了点头道:“你这话甚合朕意,朕原本想着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以此整顿禁军,让禁军面貌焕然一新!”

郭荣指尖在御案的军图上重重一点,目光扫过图上标注的禁军布防,语气陡然沉了几分:“五代以来,禁军多是藩镇旧部,将官私相授受,士卒骄惰成习。樊爱能之流,凭资历占高位,遇敌先溃,此等积弊,非换血不能除。”

他抬眼看向王朴,眼中闪着锐光:“朕要的‘殿前诸班’,不是简单选些壮汉充数。要选那肯拼命、知忠义、无根基的壮士——农家子也好,边关卒也罢,只要弓马娴熟、胆气过人,便破格提拔。至于将官,不看出身看战功,赵匡胤能率两千骑破阵,便该让他掌殿前司训练,教出一批如他般敢战的锐士。不过,你刚才提及的杨骏,也不错,以我来看,不如殿前司与侍卫司让他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