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北山屯的帐篷前围满了人。
其他屯的队员都跑来取经,七嘴八舌地问:
“少宁哥,那网眼多大合适?”
“夹子下在哪块儿好?”
“熊瞎子真能逮着吗?”
“你们抓了这么多鱼,有没有啥经验啊!”
孟少宁一边啃玉米饼子一边解答:“网眼这么宽就行......夹子得下在脚印多的地方......”
正说着,公社的喇叭突然响了:“各屯注意!县里送新渔网的卡车到了!”
“这么快?”李大牛嘴里的饼子差点掉地上。
王建国从驾驶室跳下来,满脸红光:“县里领导听说咱们的想法,直接特批了!”
大伙儿一窝蜂围上去。
崭新的渔网在阳光下泛着青光,铁夹子锃亮锃亮的。
“乖乖,这得多少钱啊......”王铁柱摸着渔网直咂舌。
王建国大手一挥:“县里说了,这是试点!要是效果好,明年全公社推广!”
他特意走到孟少宁跟前:“少宁啊,你给大伙儿示范示范?”
孟少宁也不推辞,拎起一张新网走到江边。
手腕一抖,渔网“唰”地撒开,在阳光下划出个完美的圆。
“好!”众人齐声喝彩。
李大牛跃跃欲试:“哥,让我试试!”
结果网没撒开,反倒把自己缠成了粽子。
大伙儿笑得前仰后合。
王建国拍拍孟少宁肩膀:“你小子,真是咱们公社的宝贝疙瘩!”
“社长过奖了。”孟少宁谦虚地笑笑:“都是为了集体。”
“好!说得好!”王建国转头对众人喊:“今年先进生产队,我看北山屯有希望啊!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意见!”
“少宁哥实至名归!”
“北山屯好样的!”
欢呼声中,孟少宁看到江对岸的王老五正挑着粪桶,恶狠狠地往这边瞪。
他微微一笑,转身教队员们怎么下铁夹子去了。
接下来的两三天,没了老王家屯的祸害,江边热闹得像过年似的。
天刚蒙蒙亮,各屯的渔船就“突突突”地往江心开,船尾拖着崭新的渔网,在朝阳下泛着银光。
“少宁哥!快看这网!”
李大牛扯着嗓子喊,手里拽着的渔网沉甸甸的:“这一网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