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西北不断传来好消息,各府州官员皆上禀,辖地于八月十六、帝妃求雨当夜落下大雨,这场雨,彻底解了百姓之困。
帝得知后,朗笑说,“贵妃于此夜发动,产下公主,天降甘霖,焉知不是吾儿之功。”
众臣惊奇不止,纷纷猜测。
莫不是公主带来的雨?
“福星”公主一事传到坊间,引起轩然大波。
世人纷纷道,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帝妃求雨第一日,得女得雨,定是公主带着机缘,解危降福。
此事传到西北。
百姓深信不疑,有甚者,为公主立庙立碑,侍奉香火。
此事,不光给昭阳带了无上名声,更是将先前“德不配位”一说破解了。
公主是大启福星,那公主的生母宸贵妃,未来的新后,必定贤明德淑。
若不然,上天怎么会让她生下带有福泽的公主呢?
如此,宗室做下的事算是彻底解决了,什么“德不配位”“妖妃惑君”,没人再敢传这样的话。
裴听月在斋宫坐了十天小月,身子好些后,回到了宫中。
她没回承宁宫,而是住到了承明殿。
因为册封典礼在即,承宁宫上下要整修一番。
先前谢沉问了她的意思,问她想住凤和宫,还是承宁宫。
若是想住凤和宫,那就重新修建新的。
裴听月拒绝了。
一方面,一提到凤和宫,她总会想到故人。
另一方面,她觉得承宁宫很好。寓意好,而且又是特地为她建的。承明,承宁,听着就像一对!
所以裴听月没有片刻犹豫,仍然要住在承宁宫。
承宁宫虽是奢华大气,但一应摆设都是按照贵妃品阶布置的,如今裴听月是皇后了,可不得好好重整一番。
东西是谢沉带着小四去内帑精挑细选的,裴听月有心无力,没法去,只好由着这父子两个挑选了。
裴听月很安心,倒不是觉得这父子两个靠谱,而是她去过内帑,金光璀璨,说不尽天家富贵,里面的东西,每一样都价值千金。
所以,无论挑什么,布置出来都好看。
这些日子,除了忙封后大典的事情,裴听月还见了后宫妃嫔们。
后宫妃嫔听闻公主降临,趁着谢沉上朝时求见送贺礼。
昭阳如今就完全长开了,皮肤不再皱皱巴巴,而是变得光滑透亮,她五官像极了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