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四级盲残是否应该承担观察义务?(第1页)

张伟的目光落在李明身上,他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对这个案子的困惑与不平。

他点了点头,跟着李明走进了律师咨询室。

咨询室内,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带着些许愁苦与倔强的老人正襟危坐。

他身旁放着一根盲杖,双手不安地交叠在膝上。

老人姓姚,叫姚志军。

李明简单介绍了一下,张伟很快便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姚大爷,四级视力残疾,在江城生活了大半辈子。

那天,他如往常一样,拄着盲杖,走在专为盲人铺设的盲道上。

前方一个中年男人,原本同向行走。

可就在姚大爷靠近时,那男人毫无征兆地,突然一个急转身,打算往回走。

姚大爷根本来不及反应。

两人结结实实撞在了一起。

结果,那个转身的男人摔倒在地,造成了桡骨远端骨折。

男人将姚大爷告上了法庭。

一审法院的判决,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法院认为,姚大爷作为视力残疾人士,在公共道路上行走时,未能尽到与前方行人保持安全距离的义务。

因此,判处姚大爷承担70%的责任。

赔偿对方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两万六千余元。

张伟听完,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这判决,确实透着一股子荒唐劲儿。

他看向姚大爷,老人的脸上写满了委屈与不甘。

张伟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关于视力残疾分级的相关法律知识。

视力残疾,通常分为四级。

一级,是最严重的,属于完全失明,眼前一片漆黑,无光感。

二级,也属于重度视力残疾,可能仅存光感,或者仅能感知到眼前晃动的手指,视野半径小于5度。这样的人,在法律上通常会被直接认定为盲人。

三级,属于中度视力残疾,最佳矫正视力可能在0.05到0.1之间,视野半径小于10度。他们能模糊地感知物体的轮廓,但辨识细节极为困难。

而姚大爷的四级视力残疾,是分级中最轻的一档。

最佳矫正视力可能在0.1到0.3之间,或者视野半径小于20度。

这意味着,姚大爷并非完全看不见。

他或许能勉强分辨出道路的大致走向,能感知到前方有模糊的人影或障碍物,就像隔着一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