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您的法律,是体育老师教的吗?(第1页)

张伟的目光扫过第二组证据。

“关于被害人李立春的询问笔录,同样是废纸一张!”

“程序倒置,法律何在?!”张伟的声音陡然拔高,语气凌厉,“笔录的形成时间是去年7月17日,那是治安案件阶段!而本案的刑事立案时间,是8月7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行政程序中收集的言词证据,必须在刑事立案后重新收集、固定!请问公诉人,你们做到了吗?!”

王建的脸色更白了。

“啪!”

有记者激动的拍了一下大腿,引来周围人的侧目。

“绝了!行政证据不能直接用作刑事证据,这是最基本的法条啊!检方怎么会犯这种错误?”一名戴着眼镜的法学博士生,喃喃自语,脸色震惊。

“这是要动摇整个司法系统惯例的节奏啊!”

刘全德的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李立春的询问笔录确实形成于治安阶段,而本案是刑事案件。

刑事证据有其特殊性和严格的合法性要求,行政程序中收集的证据要转化为刑事证据,必须刑事立案后重新收集、固定。

这一点他前几次也没注意到。

张伟抓住了这个关键点,这确实是个硬伤。

他看向王建,对方的窘迫显而易见。

张伟继续说道:“其二,陈述严重失实!第一次说钱在背包夹层,第二次又改口说在钱包里。如此关键的细节都自相矛盾,其证言的真实性,何在?!”

陈强听到这里,眼眶一红,终于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所有的委屈、愤怒、不甘,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张伟说的,正是他被审讯时,反复强调,却无人理会的事实。

张伟的视线扫过第三份证据。

“至于这份辨认笔录,更是荒谬!”

“时空错位!辨认在8月3日进行,比刑事立案还早了4天!连案子都还没立,请问你们辨认的是什么?是未来的犯罪嫌疑人吗?!”

王建感觉脊背发凉,冷汗已经浸湿了衬衣。

辨认笔录的问题,他心里一直清楚,可这种程序上的瑕疵,在以往的庭审中,法官都会“通融”过去。

可现在,张伟却像个最严苛的法条机器,要把每一个螺丝都拧紧,不给他留丝毫缝隙!

“未卜先知啊这是!”

“哈哈哈,未来犯罪嫌疑人,神逻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