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节度使衙门前。
上千名官员、学子、士绅齐聚于此,人声鼎沸,群情激愤,他们大多身着素袍,头戴方巾,神情或愤懑、或悲戚。有人高举被撕碎的圣旨残片,有人痛哭流涕,更有血气方刚的年轻学子振臂高呼:“夏大人!朝廷断我前程,您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周主簿快步走入议事厅,低声道:“东家,人数比预想的更多。除了被罢免的官员,还有数百名被褫夺功名的举人、秀才,甚至一些尚未参加科举的童生也来了。”
夏淮安点点头,目光深沉:“读书人最重功名,朝廷这一招,是要逼他们与我反目。”他转身走向案桌,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书,向身边的潘文远说道:“潘大人,咱们按计划行事。”
潘文远点点头:“属下遵命!”
夏淮安大步走出议事厅,站在高台上,潘文远和周主簿站在他的身侧。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紧盯着他。
“诸位同僚,诸位学子!”夏淮安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朝廷罢免巴州官员、褫夺学子功名,非因诸位有过,而是冲我夏淮安而来!”
他展开圣旨副本,高声宣读:“‘巴州官员结党营私,学子不习圣贤之道’——圣旨所言,皆是无稽之谈!本官驱除皇亲国戚不假,但皇亲国戚就可以欺压百姓、为所欲为么!”
“朝廷专门罢巴州官员,就是在说,那些为非作歹的皇亲国戚,比我们整个巴州的百姓、官员、士子更加重要!”
这番话直指要害,瞬间点燃众人怒火。一名白发老臣颤巍巍上前:“夏大人,老朽为官三十载,自问清廉勤勉,如今却成‘结党’罪人……这口气,实在难咽!”
夏淮安扶住老臣,郑重道:“林大人,您与诸位同僚的功绩,巴州百姓记得,我夏淮安更记得!今日,我便给诸位一个交代!”
“我夏淮安只想问诸位一句话,诸位读书、考功名,是为了鱼肉百姓、发家致富,还是为了匡扶百姓、治理天下!”
“当然是后者!”几名读书人不假思索的答道。
“那就对了!”夏淮安挥手示意,侍卫抬出一块覆盖红绸的匾额。他一把扯下红绸,露出“巴州政务院”五个鎏金大字。
“即日起,巴州自立政务院!凡被朝廷罢免的官员,经考核后,按原职级留用,俸禄加三成;学子功名由巴州自行认定,华夏学堂毕业者,等同举人出身!”
人群哗然。一名年轻学子激动道:“夏大人,此话当真?我们……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