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节度使衙门内,夏淮安站在一张巨大的巴州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山川河流的轮廓。晨光透过窗棂,在地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身后,周主簿正带着几名文书整理着堆积如山的卷宗,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在厅内回荡。
“东家,”周主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一份厚厚的册子递到夏淮安面前,“这是各郡县报上来的资源普查初步结果。”
夏淮安接过册子,指尖触到纸张上还带着墨香的文字。他翻开第一页,上面详细记录着巴州各地的可开垦荒地数量:
巴南郡:人口一百一十万;现有耕地一百五十万亩,可开垦荒地一百万亩,多为丘陵缓坡,适宜种植土豆、红薯等耐旱作物;
锦城郡:人口二百万;现有耕地二百万亩,可开垦荒地五十万亩,多为河谷平原,适宜水稻种植;
巴东郡:人口四十万;现有耕地六十万亩,可开垦荒地二百万亩,多为贫瘠山田;
青城郡:人口五十万;现有耕地八十万亩,可开垦荒地数百万亩,多为深山;
西川郡:人口六十万;现有耕地八十万亩……
巴贡郡:人口六十万;现有耕地九十万亩……
巴州六郡,现有五百二十万人,田地六百六十万亩。其中水田约二百万亩。按过去水田的产量,亩产不到三石,年产主粮不过六百万石,要加上其他农作物和瓜果补充,才能堪堪能养活五百万百姓。
就这样,还要交税粮近二百万石。这税收的确是非常大的压力,足以让巴州百姓生活艰难、食不果腹。
“民以食为天!”夏淮安沉吟道:“咱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水田面积!”
他手指划过地图上的锦州周围区域,说道:“巴州号称天府之国,虽然四周都是高山峻岭,但中间的锦城平原,沃野数百里,完全可以开垦出千万亩良田,为何如今只有二百亩水田,而尚未开垦的,更是只有五十万亩?”
周主簿叹道:“锦城平原虽然辽阔,但很多都是王公贵族的封地,其中仅仅是一处福王猎场,里面有山有湖,占地一万顷,合一百万亩!”
“这些王侯的封地,不交税,不纳粮,堪称国中之国,不受巴州衙门管辖。”
“多少!?一百万亩!?”夏淮安吓了一跳,他算了一下,一百万亩,合六百多平方公里,相当于长宽各二十多公里的方形。这比现在整个锦城的城区面积,还要大好几倍!
足够养活百万人的良田,竟成了福王豢养鹿群的猎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