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海外邀约,北上?(第1页)

叶家债台高筑,却也没到资不抵债的程度。

只是负债率接近持平状态,且现有的资金已经不足以盘活那些项目,加上海外太多的人对叶家虎视眈眈。

所以叶和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拿到更多的现金,投入到那些项目中。

只要能率先将一批项目做完,就能有源源不断的收益入账,到时候只要循环反复,要不了几年,叶家的债务危机就能解决,到时候叶家还是那个叶家。

只是这过程中,会不会有人使绊子,这事儿压根就不用想,肯定有。

不过。

叶家在海外经营那么多年,本身又是夏国的政治家族,最擅长的就是手段了,这么多年的经营,难道还没点可用的资源?

他们现在之所以用不上,只是因为负债太高,没有人敢为他们承担风险罢了。

但凡他们能开始盘活各种项目,那些人肯定又要颠颠的上门。

事实上,如果能短时间将星海的股票砸到他们想要的地步,然后直接套现走人,这是再完美不过的结局了。

虽然丢了星海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这个会下金蛋的鸡,但对叶家来讲也并不可惜。

毕竟在国内,他们未来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而且叶家分属夏国国籍,一旦产业扎了根,反而还跑不了。

相反,等到价格上去,直接打包出售卖给海外那些人,反手套走数百亿现金,海外那些产业就能瞬间盘活,如今失去的那些,也都终将回来。

就是可惜了,不能到顾行舟那掺和一手。

有时候,他真羡慕顾行舟的赚钱能力,随便一部电影,起码都是十个亿以上的盈利入账,更别说还有一个轻舟。

这两个公司……即便是海外那些财团看了都眼红不已。

须知,市值和现金,完全就是两回事。

别看舟行才成立一个年头,可根据叶和计算,整个舟行集团内部的现金,起码高达百亿。

毕竟,单单一部哪吒二,就给顾行舟起码带来起码八十个亿以上的营收。

要知道,他不仅是制片人、出品方,还是手捏夏国四分之一的院线,最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的受益人,也就舟行和鹅厂而已。

也就是在今年,舟行的电影为了更广阔的资源,才逐渐吸纳了一些别家的投资,可即便如此,舟行也是占据大头。

眼看着如今正如火如荼上映的长津湖,一周时间三十亿,如果所料不错,又是一头奶量十足的超级奶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