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赵干事问关于工作的事,付干事三人都安静了下来。全都看向郑岩这边。
郑岩摇摇头:“应该不回去了。酒楼的大厨够用了,我回去也没什么意思。”
赵干事继续问道:“郑岩,你们厨师这行,工作好找吗?”
郑岩沉吟了一会,缓缓摇头:“不好说。现在都在公私合营,工作都难找。等公私合营结束了,也许就好找工作吧。”
赵干事想想也对。因为抗美援朝战场上出现了伪劣物资,国家在大力整改国内的商业,各行各业都在实行公私合营政策。
而且国家现在重点发展工业,在各处郊区建设工厂,也在合营资本家的私人工厂。
“嗯,你说得对。公私合营完成后,国家肯定会扩大工厂的生产规模。到时候,工作岗位肯定会有很多。”
付干事此时也想到了这一点,暂时熄了去劳动部门申请工作的想法。
黄鑫、邢承宇本来就是在等工作安排,之所以天天往青年团跑,就是想好好表现自己,到时候安排工作时,可以优先安排。
几人又聊了会工作的事,就各自看书去了。
1953年5月9日。下午。青年团总部得到消息,交通管理处以朝阳门、阜成门、东西四牌楼等影响交通为由,向政府提交了拆除申请,政府也批准了申请。
历史文化保护派在会议上强烈抗议。现代化建设派以,向国际化靠拢为由,反驳了历史文化保护派。
政府同意了交通管理处的申请,以发展城市为由,驳回了历史文化保护派的抗议。
青年团收到这个消息时,召集了所有在总部的团员,就历史保护和现代建设为主题,让团员们展开讨论。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又紧张。
其中一位团员率先发言:“我觉得发展城市是首要任务,那些老建筑占地方又影响交通,拆了能让城市更现代化。”
他的话得到了部分团员的点头赞同。
另一位团员却有不同意见,神情严肃:“可这些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咱们的文化和记忆。拆了它们,就像割掉了城市的根。”
这位团员的话也得到了部分团员的赞同。
然后又有一位跟着附和:“没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哪能说拆就拆。”
同意拆除牌楼的团员持不同建议,站起来说道:“我理解大家对历史文化的感情,但现在国家要发展,不能被这些老建筑束缚住脚步。我们可以在保留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