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13日。
日子过去了四天,希望保留古建筑的人员纷纷写信给政府。望暂停牌楼的拆除。
只是牌楼的拆除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政府也贴出了公告。牌楼的拆除是为了城市交通运输着想,提升国家的发展速度。至于其他古建筑,暂时不会拆除。
青年团总部,郑岩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些明白张铁的劝告。自己只是民众中的一员,考虑事情也只是考虑一方面而已。
政府却不能只考虑古建筑,政府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如果在保护古建筑和国家发展中选择,政府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发展。
国内的一切建议、申请,只要能加快国家发展,政府都有可能尝试。
国内的一切建议、申请,只要能加快国家发展,政府都有可能尝试。
既然牌楼影响了交通,那就是影响了发展,拆掉牌楼就势在必行。
晚上回到张家时,门口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
郑岩仔细打量了一下,认出了年轻男人是谁。年轻男人是吴工头的儿子,吴康。
“吴师傅,对不住了,您在这等很久了吧?我今天有事出去了,不知道您会过来。您这次过来,是不是你们有时间了?”
见郑岩回来,吴康就起身站了起来。
听见郑岩的话,吴康摆了摆手,回道:“东家客气了,我也是刚下工。我爸让我过来告诉您,我们从明天开始,会有三天的空闲时间。如果您这边没有找别人,我和我爸明天就过来给东家挖地窖。”
郑岩:“没找别人,我这里就等着你们来。吴师傅,明天我可能不在家,明天我会让我大师兄在家等你们。他是这家的房主,你们明天和他沟通就行。”
吴康:“成,那我们明天就过来。东家,这次也和以前一样,包工包料吗?”
“对,包工包料。”
郑岩直接点头同意。不包工包料不行,自己和张铁根本就没时间去弄木材。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
“好,那我们明天就带着材料一起过来。东家,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吴康说完,就告辞离开。
郑岩目送吴康离开。转身打开院门时,才想起来,没请人家进去喝口茶水。
郑岩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脑瓜子,一天天的也不知道想什么去了。都不知道请人家进去喝点茶水。唉~”
郑岩进了院子,就直接去厨房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