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社教”活动持续发酵,王小北并没有参与暑假的下乡实践。
开学后,校园氛围更是热烈了几分。
学生们情绪高涨,由四六八中青年团领头,声援四六中青年团,表达对两校校委会的不满。
因为六中校委会找了宣传部门投诉,对于之前的报导事件极为不满,处理了一批较为激进学生。
好在眼下的学生还算理智,行事有所分寸。
教室内。
“小北,我们学校要声援六中,你去吗?中午去,不影响下午上课。”
袁国庆向王小北征询意见。
王小北想了想,最终颔了颔首。
自“社教”活动兴起,各类集会与活动纷至沓来。
他也有选择地参与其中,并非逢场必到。
不过,他也在观察时局的动向。
那天下午,王小北夹在一群学生中间,朝六中进发。
校教学楼前,已经聚拢了不少同龄人。
领头的那位正慷慨激昂地呼喊着。
内容无非是对校领导思路的质疑,还有对一些不当决策的批评。
王小北在一旁默默观察,这场面虽热烈,倒也还算有序。
毕竟,学业不能荒废,更不能给学校抓住逃课的小辫子,因此中午的“活动”时间很短暂。
这是王小北头一回目睹如此激情澎湃的学生运动,而学校方面竟没人出面干涉,似乎也有几分忌惮。
直到上课铃声即将敲响,学生们才陆续散去,各回各校。
此事迅速成为校园内外的热门话题。
王小北心里清楚,这才刚刚开始。
果不其然,当天行动未得到官方认可,反而促使四中与其他学校的联络更为频繁。
这群年轻人心中还藏着更大的计划。
比如,罢课、罢考等。
目前,这些活动主要围绕四中跟六中展开,八中亦积极响应,多数学生则选择旁观。
连续数日,学生们密切关注着兄弟学校的一举一动。
某天,王小北在校内时,突然被贾智渊召进了办公室。
面对一脸苦笑的贾老师,王小北心中生疑:“贾老师,啥事儿啊?”
王小北知道准没好事。
贾智渊叹了一声,缓缓道:“那个……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王小北一听这话,心下更觉蹊跷,沉默着等贾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