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全都要(第1页)

安-124使用了4台P-18T涡扇发动机,每台推力23.4吨,总推力达到了93.6吨。

这使得该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405吨,比C-5的379吨多了26吨,后来改进的C-5M才超过安-124,达到了418吨。

安-124能搭载213吨燃油,按照每小时油耗10吨计算,满载燃油的情况下,能够进行21小时的飞行,转场距离高达16500公里。

所谓转场距离,即满载燃油不载货的情况下,飞机从A机场到B机场的最大距离。

这个飞机的方方面面性能非常适合东大的实际情况。

当前,就陆地领土而言,从最南边的琼岛到最北边的伯力省北部,直线距离长达5500公里。

如果从曾母暗沙算起,这个距离将会是惊人的7000公里!

没有一款长航程的大型运输机,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大一片国土的安全保卫需求。

如果全部用来搭载步兵部队的话,一架安-124就能塞进去三个满编连,这样的装载能力是非常有实用性的。

10架安-124就能投送30个连,也就是6个营的兵力,当然,这是纯步兵的数量。

哪怕是投送合成营,10架安-124也能拉着2个合成营飞出去四千多公里。

有了这种运输机,东大军队才具备全球投送能力。

另一时空经历过大地震的李干,非常清楚大型运输机的战略意义,无论是军事用途还是其他用途,都是不可替代的。

李干仔细考察了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厂的实际产能,他发现安-124的年产量绝对做不到年产20架,乌斯季诺夫的话水分很大。

他现场对乌斯季诺夫说,“你们的年产量不会超过5架,上将同志,考察团里包括我,都是行业里的专家。”

乌斯季诺夫没有丝毫的难为情,他笑道,“开足马力生产,年产量20架是能够做到的。”

李干不可置否地摇了摇头。

这是,乌斯季诺夫忽然说,“大型运输机我们还有伊尔-76,这个飞机也非常适合你们的需求。”

“其次,我们正在搞六发运输机,载重量250吨,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投入一笔钱,我们优先为你们生产。这个飞机已经进入制造阶段了。”

李干微微愣了一下,说,“安-225吗?”

“是的。”乌斯季诺夫没有否认,也没有意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