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立即回部队报到(第1页)

李干在雨林港的家属院住了下来,和吴立峰一道制定召回退役军人的条件标准,还要统计、筛选,制定召回方案等等。

距离他住处不到三百米的一栋三层家属楼里,301房是赵海龙的家。

当年赵海龙军校毕业分配到雨林港时,是22岁,他在这里安家,生活了整整18年。

把立功证书和奖章锁进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深藏功与名的赵海龙得到了15天的假期,他回到了位于珊瑚湾的家中。

一周后,他老婆娘家的堂弟冯南平来串门,和赵海龙谈起了近况。

冯南平以前也在海军服役,035级潜艇轮机舱的士官,干了8年。这个服役年限没有安置政策,他选择留在五亚工作。

“现在海鲜生意不太好做了,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是二道贩子成本压不下去,我考虑着咬咬牙上贷款搞条渔船自己出海捕捞。”冯南平说。

赵海龙道,“差多少钱你跟你姐说。”

冯南平一阵尴尬,连忙说,“姐夫,我不是跟你借钱,我有钱。即便不够,银行贷款也很容易。”

“退役军人经营贷款政府还贴息呢。”

他一阵解释,脸红耳燥。

赵海龙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

他对这些杂事没有什么意识,家里有多少钱他也不知道。自打结婚那天起,他的工资卡就不在自己手里了。

有一天,他老婆问他,你知道你儿子上几年级了不?

赵海龙居然答不出来。

因此,这一周以来,他什么都不做,专门接送儿子,原来儿子已经上初中了。

赵海龙说,“有自己的船那肯定是不错的。”

冯南平苦笑着摇头,“谁说不是呢,不过我家那口子反对,觉得风险太大,唉,这女人啊,有时候就是见识短。”

说完他还小心翼翼地往厨房里张望了一下,他堂姐正在厨房里忙活午饭呢。

赵海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他道,“你以前在轮机舱里的,我记得你的专业是机电?”

冯南平点头说,“对,参军入伍第二年就下轮机舱了,一直待到退伍。”

赵海龙忽然问道,“你想回部队吗?”

冯南平下意识地说,“回部队看看?部队就在这里,前不久才回去看战友。”

摇了摇头,赵海龙说,“我问的是,你想不想继续服役。”

冯南平一愣,道,“我都退伍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