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歌曲:《给自己的歌》(第1页)

有人说:“老李的歌,孙云浩为什么不留着自己唱,都给许清勇了,将来他自己唱什么?”

这话其实有点杞人忧天。

首先,歌是孙云浩写的,版权都在他口袋里揣着呢。

今天给许清勇唱,只要孙云浩想,明天他自己就能重录一版,这叫战略储备。

其次,专辑收益的大头流向创作人腰包,这是音乐产业不变的铁律。

许清勇的金字招牌让歌曲价值翻倍。

而孙云浩收获的不仅是眼前的真金白银,更是未来几十年持续分红的版权收益。

这买卖,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

还有,孙云浩脑子里可不止这些存货。

凭他脑子里掌握的经典歌曲,孙云浩自己一个人也唱不过来。

最重要的一点,从艺术角度看。

像《山丘》这样的作品,让孙云浩唱,就像让一个少年扮演沧桑老者,难免显得违和。

而许清勇醇厚的嗓音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恰恰为这些歌曲提供了最完美的载体。

现在这首歌,给大众的标签就是:这是孙云浩为许清勇量身定制的歌曲。

许清勇为这首歌当背景,孙云浩就算翻唱,就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了。

还有,在这个流媒体时代,真正的音乐人早已突破“台前表演者”的局限。

就像李宗盛当年写的歌养活了半个华语乐坛。

如今的孙云浩,正在用23岁的头脑,布局未来几十年的音乐版图。

还有,这是孙云浩拿下华语乐坛大满贯后的首张专辑作品。

他需要用实力证明:那个奖杯不是偶然,那个位置他坐得名副其实。

就像棋局中的关键一手,既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宣言。

所以,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给出去什么”,而是“手里还握着什么”。

当你还在担心孙云浩会不会“无歌可唱”时,他其实已经在规划自己的音乐版图了。

这,才是真正的产业思维,这才是当代音乐人该有的格局。

……

常言道:“一个人一旦跪下了,基本上就不可能再站起来了。”

这话,一点也不假!

因为直播间里,继《山丘》之后,许清勇演唱了《红尘来去一场梦》。

评论区涌现出了不少呼声:

“许天王,开下打赏功能吧,我愿付一年工资当门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