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冉肇则叛乱,神将李靖显威名(第1页)

武德三年(620年)二月,川东烽烟骤起。

隋末唐初的动荡余波席卷巴蜀,开州蛮酋冉肇则趁中原战事胶着之机,率獠兵突袭通州(今四川达州)。

古开州即今日重庆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渝东北重要门户城市。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巴东郡汉丰县的设立开启建制篇章。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升格为开州时,其辖境已囊括今开州、城口等广阔地域。明代在此设置太平千户所,大觉寺烽火台遗址至今矗立,见证着这片"秦巴锁钥"之地的军事价值。地理学家笔下"七山二丘一平坝"的独特地貌在此完美呈现:北倚大巴山苍莽群峰,南接川东平行岭谷,汉丰湖如碧玉镶嵌其间——这座因三峡工程蓄水形成的国家湿地公园,以15平方公里水域滋养着42公里环湖生态长廊,成为库区生态治理的典范。

历史长河在此地激荡出多元文化印记。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15万移民的涌入造就独特的"五省方言岛",南北腔调在山谷间交织成特殊的人文图谱。盛山摩崖石刻群珍藏唐宋至清代的47处诗文题刻,其中苏轼亲笔"开州盛山十二题"真迹,让文人墨客的山水情怀穿越千年依然鲜活。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万亩原始森林中,崖柏等珍稀物种的发现,印证着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生态文化。

开州匠人将智慧凝结于指尖:水竹凉席历经72道工序锤炼,细密竹丝在经纬交错间编织夏日的清凉;瑞兽金狮舞矫健腾挪,将巴楚文化基因融入欢腾的节庆脉搏;南门古法熬糖作坊里,甘蔗的甘甜在九转熬炼中化为琥珀色的乡愁记忆。这些列入国家和市级非遗名录的技艺,正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

从汉丰县衙的晨钟暮鼓到汉丰湖畔的智慧新城,开州的山河故事,始终在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中绵延流淌。

通州即今日重庆达州,这片地处渝东北门户的土地,北扼秦陇、南控荆楚的地理格局,早在秦汉时期便以"四达之地"得名,成为中原文化与巴蜀文明碰撞交融的前沿。

东汉永元二年(90年),汉朝廷在现今达川区设置宣汉县,县治所在至今犹存的罗家坝遗址,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战国至汉代墓葬群,青铜钺上的虎纹与巴式柳叶剑昭示着古巴人的骁勇。唐武德三年(620年),当蛮酋冉肇则的铁骑踏破通州城垣时,这片土地首次以州级建制载入史册。明清两代,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潮涌至,陕西会馆的雕花照壁与湖广移民带来的吊脚楼比邻而立,麻柳木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