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这改革措施,谁敢试?(第1页)

“这……”王厂长当下就懵逼了。

开什么玩笑,厂子没有幼儿园,没有学校,厂里的职工子弟教育怎么解决?没有医院,厂里的职工看病怎么解决?没有电影院,文化宫……厂里职工的精神文明怎么建设?

厂子只剩下一个工厂了,那还有什么人情味?

西方宣传自己的文明,天天喊着从婴儿到摇篮的福利措施,听着很诱人,实际上,在东方,国企里,早就在这么搞了,只要当了工人,那一切都不用操心,吃喝拉撒,工厂全包,每个月的工资,不用存,全部拿出来花了!

所以,很多人都怀念那个年代,那绝对是最黄金的时期,可惜……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大包大揽,是注定没法长久的,东方如果没有八十年代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继续走原来的道路,那苏联就是榜样。

北棒子也是个典型,甚至之前发展得还很好,不过是因为有苏联的援助,苏联没了之后,看他们过的什么生活,全国只有一个胖子!

一个工厂,是要创造价值的,当发现大树底下好乘凉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都会躺在下面睡觉,再茁壮的大树,也会被拖垮!

工厂不倒闭,那就只能是国家倒闭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得改革!

饶领导也被惊得说不出话来,你小子这番言论要是传出去,那全国的工人阶级兄弟,怕是都会拎着扳手锤子来砸你的脑袋啊。

“三水啊,你说一个厂从事生产的职工比例,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五,那厂子的附属配套设施,该怎么解决?”张万和开口问道,现在,也只有他还保持着一丝理智。

“职工学校、医院这些,划拨给地方政府,由政府统一管理,上学和看病问题,本来就是政府该承担起来的责任,工厂自主经营,问题会很多,职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都是倒数,职工医院里,随便开病假,职工就可以长期不上班拿工资,这种事……每个厂子都有吧?”

在场的人不说话了。

职工子弟,能安心读书的人不多,毕竟长大了可以接父亲的班啊!谁会在乎学习成绩。

至于职工医院,都是一个单位的,让你帮忙开个病假证明,你不给开?大家伙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有,住院的时候多报销一些药品然后带出去卖……反正是揩公家的油,又不是医生自己的。

大锅饭时代,各种弊端数不胜数。

但是,有谁敢改革这些弊端?谁动,就是触动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会被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