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谢心悦嫌厂里人少,吴主任连忙说:“我再招一些工人。”
谢心悦说:“工人招的再多,生产效率也比不上机器。”
吴大勇为难:“谢设计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谢心悦让吴大勇又带她到别的车间参观。
看着落后的设备,心想,难怪之前工厂经营不下去。
他们如果还用之前留下来的设备,就算她有流行的服饰,产量跟不上,很快就会被其他厂家效仿,抢走生意。
于是,等到顾严冬回来,谢心悦就跟他说,购买工业电动缝纫机,锁边机,绣花机,电动裁床,工业电熨斗等等。
谢心悦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提高产量,厂里的设备必须全部换成工业化。
有了电动裁床,可以同时裁剪叠放20几厘米厚度的布料,一次性可以裁剪上百套衣服。”
顾严冬接手服装厂后,也了解过服装用到的设备。
“媳妇,你说的电动裁床是国外进口设备,只有大型工厂才配备,像我们这种小工厂想要购买,连申请指标都没有。
还有你说的工业电动缝纫机等设备,也需要相关部门批条子,小型工厂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不是花钱就能买到。”
谢心悦拍了一下脑袋,她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虽说已经改革开放,可很多设备不是有钱就能买到。
……
自家服装厂产量有限,顾严冬还需要去别的服装厂进货。
很快他就发现,进货的服装厂也生产了他们厂里的新款服装。
顾严冬回来后跟媳妇吐槽:“明明是你设计出来的服装,他们产量比我们大,赚得比我们还多。”
谢心悦安慰他:“这种情况避免不了,不过我还有其他的服装款式,我们可以赶在别人之前做出新款服装,下次我们就多囤一些货,再销售出去。”
厂里的工人也知道别的工厂跟风他们的服装。
吴大勇又招了十几名工人两班倒,加班加点赶工,缝纫机都快踩冒烟了。
谢心悦看到工人这么辛苦,对吴大勇说:“不要让工人们高强度工作,到点就让他们下班。”
吴大勇说:“大家都明白,只有服装厂效益好了,我们工人才有工资。
大家是自愿加班,都想趁着生意还没有被别的工厂抢走,多做一些。”
谢心悦说:“以后每天都有订单,不用担心,人需要休息,机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