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舜帝之殇(第1页)

舜帝凝视着娥皇和女英,心中思绪翻涌。他不禁想起尧帝的禅让,这一决定对他来说仿佛是一场梦,如此不真实。

为了学习尧帝的孝道并将其名声传遍天下,舜帝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比尧帝还要更胜一筹。他经历了尧帝的多次考验,才最终登上了人皇的宝座。然而,尽管他已经成为人皇,但尧帝仍然健在,这使得舜帝在行事上不得不小心翼翼,夹起尾巴做人。

鲧治水失败后,尧帝决定启用禹来接替他的工作。作为人皇,舜帝对此只能表示赞同。然而,由于洪水如猛兽般倾泻到洪荒大陆上,各地地势高低不平,洪水久久未能散去。无数人族的聚集地都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不断上升的水位线预示着新的山洪即将来临,这让身处山洪倾斜之地的人族陷入了恐慌。他们开始拼命地朝着高地逃生,希望能够躲过这场灾难。这就如同一个无法避免的循环一般,人族与妖族之间的争斗再次被引爆,而这场看似天灾的背后,却是无数人族的悲惨遭遇。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许多人在怒涛中丧生,成为了泽民。

这场争斗所引发的次生灾难更是无处不在,不仅有人族与妖族之间的激烈战斗,还有兽族的参与,甚至人族内部也开始自相残杀。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人性之恶被彻底激发出来,帝喾和尧精心塑造的人族仁爱、善良等美好品质,在这一刻被扫荡得荡然无存。

大禹的临危受命本应是拯救人族的希望之光,但对于舜来说,这却并非好消息。这样的大功德之事一旦由尧帝亲口宣布,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对于舜的威望建立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且,根据舜对禹的了解,这个机智过人、谋略百出的人,似乎更适合领导人族。相比之下,舜自己那愚孝的行事规范,甚至连做一个守成之君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舜在这个时候其实什么也做不了,他心中的苦楚如潮水般汹涌,让他难以露出一丝笑容。娥皇和女英看着如此痛苦的舜,心中虽然充满了怜爱,但她们还是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将舜的德行表现如实地报告给了正在闭关的尧帝。

尧帝听闻此事后,并没有发表太多的意见。然而,人皇的权力交接却因此被暂缓,这一搁置就是无数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直到禹治水成功,并因之被尊称为“大禹”,他的声望如日中天,一飞冲天。

尤其是当大禹的妻子讲述了那个关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后,大禹的声誉更是达到了巅峰,远远超过了舜。这个故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