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林云的加入。
零号实验室顿时忙碌了起来。
此刻他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位零维锚点。
方法是,通过「因果回溯」锁定流放瞬间的时空坐标,然后在坐标处建造普朗克显微镜,观测量子泡沫中的信息残影。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黑洞计算机的协助。
这是一种,利用黑洞物理特性构建的终极超算系统,一种引力-量子混合计算装置。
其利用黑洞的事件视界、霍金辐射和全息原理进行信息处理。
虽然这种技术早在千年前,便已经有人提出过。
但至今为止,人类依旧无法制造。
甚至是...
制造的第一步,便将人类挡在了门外。
因为,这玩意...
需要一个黑洞!
可以是通过人工制造一个微型黑洞,也可以是捕获一个原初黑洞。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想让联邦都无法办到。
但林韵却一点都不担心。
而是瞄了一眼身旁的林云。
就好似在说...
喂,工具人,该你干活了!
------
三个月后。
“编码协议已经搞定。”
“基于经典数据→量子比特→引力波调制(频率≈103?Hz)。”
“至于输入设备,采用超导纳米针阵列,将粒子精准射入黑洞的“计算区”(赤道面附近)。”
“同时,结果提取依靠霍金辐射解码器,通过量子纠缠关联重建输出信息(类似量子隐形传态)。”
“最后因信息悖论需引入冗余黑洞集群(3个黑洞投票纠错)。”
“根据初步测试,计算速度达到10?2 ops/s(普朗克时间尺度),存储密度为10?? bit/cm2(全息表面),能耗靠黑洞自蒸发供能(负效率),散热则依靠霍金辐射自然冷却(1K)。”
“整体性能超过设计指标的73.8%。”
此刻,实验室内展开了无数虚拟界面,大量数据流疯狂闪过。
而中央则是一组三维虚拟投影,上面标记着...
整整三个微型黑洞。
为了制造这玩意,联邦可是专门将银河系卫星星系中,一名名为船底座矮的星系清空,用于承载这套黑洞计算机。
以往,联邦即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