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同舟渡(第1页)

梁县这一役,和先前几役相比,更为凶险。

纪长卿将文官都留在了桃县,准备带去梁县的一千将士和医官也都是凫水的好手。

本不想带冯清岁,奈何她执意要去。

“我跟你来河州,是为了手刃仇人,如今好不容易将人逼到绝境,你要我守在别处等候消息?”

纪长卿说服不了她,也知硬要将她留下的话,她自己肯定也会另想办法偷偷跟来。

只好应下。

造好的独木舟都在新县水边,乘舟前往梁县大概需要六个时辰。

日出之际,他们便齐集水岸,推舟下水,朝梁县方向划去。

一路天气晴好。

虽然日头毒辣了些,但总比狂风暴雨要强。

冯清岁和纪长卿坐在同一条独木舟上,看着坐在自己身前,摇桨划舟的高大身影,她莫名想起一句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她和纪长卿能坐到同一条船上,估计少说也修了五百年因果。

他们缘起于纪长风。

她在大街上远远见过纪长风一面,知道他的身份,因而在边境遇见他落难,便和五花将他带回乌城救治。

纪长风当时伤得极重,需要用许多名贵药材,她掏空自己的盘缠和纪长风的荷包,才凑够银子买药。

为方便日后索要诊金,她留下了纪长风的随身玉佩。

没想到离开抚州没多久,就听闻他战死沙场。

原想着,进京后托人将玉佩送还他的家人。

谁知这一进京,迎来了自己此生最大噩耗……

为查明姐姐一家的死亡真相,她和五花四处打探消息,试图混进高门大户。

也就在这时,皇帝新任命了一个丞相。

这位刚从布政使升任丞相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纪长风的双胞胎弟弟,纪长卿。

纪长卿仅用了七年时间,就从知县做到布政使,晋升速度可谓史无前例。

这样一个人,就算她捏着纪长风的救命之恩,也没敢轻易接近。

她只想找个祖上荣光、后辈子孙碌碌无为、府内乱七八糟、方便浑水摸鱼的高门投奔。

谁知……

纪长卿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接一把,烧的全是她精挑细选的人家。

无奈之下,她只好投奔纪府——纪长卿总不能自己抄自己吧?

本以为纪长卿定是心机深沉、精于算计之人,没想到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