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周教授太逗了,您都答应人家不往外传了,结果倒好,直接在这百万网友面前把这件事说出来了。”
“太实在了,为了劝我们不要误入歧途也是煞费苦心了哈!”
“我决定暂时脱粉冰冰女神一天,今天我只粉周教授。”
“......”
弹幕经过一阵吹牛打屁,又把讨论的重点重新放回到选手身上。
“那么99号这哥们这到底是不是想捡漏啊?”
“我看别人捡漏都是要自己上手仔细观察把玩,还要和卖家核对来源记录。”
“这哥们却完全不一样。”
“就往人摊前一站,既不叫醒摊主问话,也不上手把玩,就用俩眼纯看!”
“单看一看就能捡漏吗??”
“咋可能,如果看几眼就能捡漏的话,那还上什么班啊,都去捡漏实现财富自由了。”
“破案了,这哥们不是捡漏的,来这里纯溜达。”
“......”
这条古玩街有足足几百米长,
摊位自是不少,
陈默随意的在摊前闲逛着。
有些摊主倒是没打瞌睡,但这行生意做了十几年下来,顾客有没有买东西的念头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搭了几句话后,发现眼前这年轻人没有购买意愿后也就没怎么搭理了,任其随意观看。
几个摊位下来,有卖书画的也有卖瓷器的,有假有真,但真品标价都极高,基本上没漏可捡。
至于说大货,
商周的没见到,上周的倒是见到不少。
虽说没啥收获,但陈默对于这些古玩的行情倒是了解不少。
离开瓷器摊,
陈默悠哉的朝着下个摊位走去,是个卖钱币的摊。
摊子看起来很朴素,几张旧报纸往地上一铺,上面摆了足足几十枚银元,也就是俗称的大洋,大多都是袁大头。
陈默没废话,盯着这些银元就一个字——看。
20、5、35、15、8、12......
两分钟时间,陈默眼神就扫过了十多枚,
好嘛,全是仿的!
如果是正品袁大头,哪怕流通最多的民国九年十年的普品,价格至少也是六七百块往上,
若细节清晰磨损轻微的美品,更是要翻个翻。
眼前这些一二十块的,看都不用看,一水儿的仿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