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谁有不同意见?(第1页)

“郑书记,您看这边。”

王建军领着他们来到一片刚刚采收过的药田:

“这片种的是黄芪,去年试种的,亩产干品300斤左右,市场价一斤20多块,扣除成本,一亩地净赚5000多!”

“比种普通的农作物强。”

郑仪点点头。

“强太多了!”

王建军感叹: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刨去种子化肥,能落1000块就不错了,这还不算人工。现在种药材,村里人不用再背井离乡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高琳忽然问道:

“有销路吗?”

“有!”

王建军拍着胸脯保证:

“李局长早就联系了省里的制药厂,签了保底收购合同,还注册了合作社,统一加工销售。”

“你们村多少人参与了?”

郑仪问。

“去年头一年,就十来户敢试,今年看到收成了,全村都抢着要种!”

王建军的脸上写满自豪:

“现在不光我们村,周边几个村子都找上门来,想跟着种呢!”

郑仪和高琳跟着王建军走遍了大半个药材基地,又走访了几户已经尝到甜头的村民。

每家的喜悦都溢于言表,他们不用再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老人们不再孤单,孩子们有了父母陪伴,村里的空心化问题有了明显改善。

回程时,高琳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感叹:

“王支书真是个实干的人。”

“嗯。”

郑仪望着窗外,声音有些飘忽:

“农村缺的就是这种人。”

高琳悄悄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发现这位平日不苟言笑的副书记,此刻嘴角竟挂着一丝罕见的笑意。

“李局长和王支书他们......”

高琳斟酌着词句:

“是真心为老百姓考虑的。”

郑仪收回目光,忽然问道:

“你呢?”

“我?”

高琳一怔。

“你想做什么样的干部?”

郑仪转头直视着她,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照进灵魂。

这个问题太直接,也太犀利。

高琳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她想起外公的教诲,想起舅舅复杂的面孔,也想起了这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