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最保险的就是练好嘴皮子功夫(第1页)

下午两点,201研讨室。

桌子被布置成几个小组的“岛屿”。

郑仪、张林、李国涛、省纪委副处长李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钱进、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学文围坐一圈。

赵颖的小组则坐在稍靠后一点的位置,她面前摊开笔记本和纪律规定册,如同一个沉默的监考官。

其他的小组都各自为团,聚在一起,分布各个位置。

“各位同学,下午好。”

郑仪作为临时主持者,没有废话,直接开场。

“各位同学,按照上午我和赵班长、张市长沟通过的思路,我们下午第一次研讨,围绕‘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本、劳动、政府三者关系’展开。”

“重点聚焦政府治理视角下的平衡与创新。”

他目光扫过全场:

“上午陈教授的课,大家都有思考。我们不搞泛泛而谈,要直面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但记住,摆事实、讲依据、提方案。扣帽子、情绪化的话,请收回去。”

“开始吧。”

短暂的沉默后,李国涛率先按捺不住。

“我先抛块砖!”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带着点“豁出去”的劲头。

“陈教授讲的那些理论,对是对!但咱也得看看现实吧?”

他摊开手,表情“痛心疾首”:

“我就说说我们能源集团下面几个老厂!负担重啊!几万工人要吃饭!机器设备要更新!环保指标年年压下来!地方税收还指着我们呢!”

“你让资本家投钱?资本家精得很!没利润、没增长点,他跑得比兔子还快!市场规律就这样!”

“怎么办?你不给点实在的优惠,行吗?降税、减费、简化审批、甚至有时候土地价格上……哎,不说太细,但总得让人家看到有利可图,资本才愿意来啊!”

他两手一摊:

“所以我说,政府服务发展,服务市场,有时候就得‘委屈’一下!照顾照顾资本的‘情绪’!先让人家愿意来,愿意投!把蛋糕做大了,工人工资才能涨,税收才能有保障,地方才有发展!这是实打实的为人民服务啊!同志们!”

“我们那里,一个项目落地,能解决几千人就业!这不比空喊口号强?”

他看向郑仪,似乎在寻求支持。

郑仪没表态,只是示意他继续说。

“搞经济嘛,该讲效率就得讲效率!少点官话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