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草原上的雄鹰(第1页)

漠北,牙帐。

金色的穹顶在草原的寒风中,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如今草原上最具权势的男人之一,阿史那社尔,正用一块雪白的羊皮,仔细擦拭着他心爱的弯刀。刀锋如秋水,倒映着他阴郁的眼睛。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几乎是滚着爬进了大帐,他的嘴唇干裂,脸上带着被风沙割出的道道血痕。他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的蜡丸,高高举起。

“大汗,‘隼’从南边传回来的消息!”

阿史那社尔的动作停住了。他放下弯刀,接过蜡丸,用指甲熟练地划开。里面是一小片极薄的丝绸,上面用一种只有少数人能看懂的突厥密文,写着寥寥数语。

他的目光扫过丝绸,起初是平静,继而变得凝重。

“吹气……成钢?”他用突厥语低声呢喃。

帐内的几名亲卫首领面面相觑,不明白这四个字有什么魔力。

阿史那社尔猛地站起身,将那片丝绸紧紧攥在手心,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想起了多年前,他的叔父颉利可汗兵临渭水城下,几乎就能踏平长安。也想起了这些年,从大唐走私来的兵器,尤其是那些精良的铠甲和横刀,是如何让他的勇士们在与其他部落的战斗中占尽优势。

唐人的富有,他知道。唐人的强大,他也领教过。但他一直认为,那不过是人多,城坚,甲厚。可如今,这片丝绸上的消息,却让他感到可怕。

一种可以点石成金,不,是点铁成钢的“仙法”。

如果突厥人也掌握了这种方法,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勇士们,将不再需要用十头羊去换一把南朝的破刀。他们可以拥有比大唐玄甲军更坚固的铠甲,更锋利的弯刀。

到那时,所谓的长城,所谓的险关,还挡得住百万匹饿狼的铁蹄吗?

“传令下去。”阿史那社尔的声音变得亢奋,“告诉‘隼’,不惜一切代价,我要知道这‘吹气’的全部秘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他需要什么,金钱,女人,还是人手,都给他!告诉他,只要他能把这套‘仙法’带回草原,他就是我阿史那社尔的亲兄弟,我分一半的牛羊给他!”

“是!”信使领命,转身飞奔而出。

阿史那社尔重新坐下,拿起那把弯刀,眼中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喜爱。他看着刀身上那些经过千锤百炼才锻打出的细密花纹,第一次觉得,它如此的粗糙,如此的……落后。

“大唐太子……”他缓缓吐出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